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

更新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 1. (2023九上·渠县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rǎo) 天(jiāo) 明(lí) 轻(líng) B . (miǎn) 沉(zuì) 秘(jué) 浪(dàng) C . 想(wàng) 赞(yù) 游(màn) 劫(nüè) D . 婷(pīn) 然(mào) 见(piē)) 若(huǎng)
  • 2. (2023九上·渠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B .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不断从失败中及取教训。 C .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当然无存。 D . 如果你不听大家的劝告,一意孤行,后果不勘设想。
  • 3. (2023九上·渠县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武侯祠博物馆的多媒体展厅中,三国历史如画卷随心所欲地铺展开来。 B .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C . 阅读文章要从整体出发,甚至还需要考虑到作者、背景等因素,切不可断章取义 D . 这本来是她们家的祖宅,却被恶邻鸠占鹊巢 , 霸着住了十多年还不愿归还。
  • 4. (2023九上·渠县期中) 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 千千万万时代弄潮儿施展才华、不懈奋斗、锐意进取,将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也会向着伟大复兴的彼岸不断前进。修改:应该是“锐意进取、施展才华、不懈奋斗”。 B . 越过本可领略的风景,与本可达到的人生高度失之交臂,是个人的憾事,更是社会的损失。

    修改:把“越过”改为“错过”。

    C . 奋斗的道路上充满坎坷,生活的强者遭遇荆棘时不管不会感到刺痛,还在经历挫折乃至跌倒后,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努力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坚韧的步伐,去迎接前路的挑战。修改:把“不管……还……”改成“不是……而是……”。 D . 通过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令人深深敬佩和动容,是广大青年学习践行的榜样!修改:删去“学习”或“践行”。
  • 5. (2023九上·渠县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3. (3) 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4)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 (5) 深冬雅兴起,泛舟西湖,独赏“ ”的西湖雪景。 (张岱《湖心亭看雪》)
    6. (6) “ , ”体现美景尽收时佳酿在手,轻风轻抚的快意心情。(范仲淹《岳阳楼记》)
  • 6. (2023九上·渠县期中)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 (1) 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2. (2) 下面语句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②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

      ③以《成语探源词典》为例,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就有200余种

      ④甚至可以说,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

    3. (3) 请模仿示例,根据关联诗文为下面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解读它的话,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A.《游山西村》的“柳暗花明” B.《三顾茅庐》的“三顾茅庐”

      【示例】《龟虽寿》的“老骥伏枥”解读:纵使白发苍苍,壮志如旗在心上飘扬。

二、阅读·鉴赏(60分)
  • 7. (2023九上·渠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片段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丛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

    (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片段二】

    太阳/从远处的高层建筑/——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和那成百的烟囱/成千的电线杆子/成万的屋顶/所构成的/密丛的森林里/出来了……/在太平洋/在印度洋/在红海/在地中海/在我最初对世界怀着热望/……

    (节选自《向太阳》)

    【片段三】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节选自《鱼化石》)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片段一中的诗歌便是这个阶段创作的。 B .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这一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片段二中的“太阳”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C . 片段二中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呈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和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D . 片段三中的《鱼化石》也属于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诗句中传达出艾青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民族只有在反抗中,才能得到重生。
    2. (2) 有人说艾青诗歌中能看到寒冷与热望相伴相生,你认同吗?结合作品内容阐述理由。
  • 8. (2023九上·渠县期中) 诗歌鉴赏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 (1) 诗论家说杜甫有不少“以诗为画”的诗歌,这首小诗是这样的作品吗?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 (2) 诗歌后两句中“飞”与“睡”使用巧妙,请简要赏析。
  • 9. (2023九上·渠县期中) 课内文言文阅读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兴,重修岳阳楼,增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已。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明年  越:超过 B . 百废兴  具:同“俱”,全、皆 C . 湖中人鸟声俱  绝:消失 D . 毳衣炉火   拥:裘、围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B . 旧制             真无马邪 C .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负者歌 D . 舟中人两三粒已     暮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A . 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很绝妙。 B . 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C . 三天的大雪,湖中的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D . 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听起来)都很绝妙。
    4. (4)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皆记叙事件。甲文交代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乙文讲述湖心亭看雪之举。 B . 两文思路清晰。两文都从时间、地点说起,再展开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叙述。 C . 两文都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甲文的“增其旧制”侧面表现楼美,乙文的“独往看雪”侧面写出西湖雪景之美。 D . 两文语言简练。甲文仅以“政通人和”写出滕子京的政绩,乙文用“上下一白”就写出天地的浑然一体。
  • 10. (2023九上·渠县期中) 课外文言文阅读

    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眩,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 ,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注释】①黔:地名。②愁愁(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稍出之  近:接近 B . 觉无异者   能:才能,能力 C . 其声 习:反复练习 D . 之    蹄:用蹄子踢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B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D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4. (4) 请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简要说说你从这则寓言得到的道理。
  • 11. (2023九上·渠县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聂震宁

    ①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成了当下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

    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

    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丈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

    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闲暇”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侈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

    (选自2022年1月18日《学习强国》,有删改)

    1. (1)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
  • 12. (2023九上·渠县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赌  水

    顾文显

    ①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30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的追击,30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②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残部带过去,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清水……30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了敌人的包围,也得活活渴死!

    ③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慢!”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满的,一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水全体死亡的事件,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

    ④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舍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得有人先尝这水!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蜴,让它来试水。然而,大家失望了。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

    ⑤几名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团长摇摇头,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柔寡断了。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团长一下子呆住了。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瘦,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身上。刚才突围出来时,团长竟然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然而,团长盯着号兵的脸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谢谢

    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很勇敢。”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众人都很疑惑。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战士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神。

    ⑥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团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它不咕噜才怪呢!同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团长拍拍号兵的头:“你很勇敢呀!”“爹……”号兵刚发出一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喳了回去。

    ⑦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下,雄赳赳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

    1. (1) 作为部队首长,文中的团长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 (2) 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30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3. (3) 小说构思巧妙,在前文足够的伏笔后,文末才写出号兵是团长的儿子。请将伏笔分条概括出来。
    4. (4) 小说以“赌水”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表达·交流(60分
  • 13. (2023九上·渠县期中) 此时的你正在参加期中考试,这不过是人生中各种各样的考试中的一次而已。学习上有考试,生活中也有“考试”。有的考知识,有的考能力,有的考修养,有的考人品……请以“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抄袭,不套作;⑤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