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

更新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 1.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完全是积极的。 B . 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 C . 荀子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庄子则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二者既对立又协调,促进中国艺术的不断发展。 D . 在历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都是显而易见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B . 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 C . 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 D . 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B .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 C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D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4. (4)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请从陶渊明、苏轼等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 2.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和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二次,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

    “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

    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

    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人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

    “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在孙犁的笔下,他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他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为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的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级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级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而且,他还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朱光潜认为“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靳新来《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描写“我”和肉铺的掌柜及伙计聊天的场景,闲谈中体现出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也体现出革命战士的些许悲观和无奈。 B . “残疾军人”“打走敌人”“反‘扫荡’”等词语,都指向特殊年代的战斗生活,体现了“一九四一年”的时代特点。 C . 小说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掌柜热情而开朗,作为战士的伙计英勇善战又略显率直急躁,掌柜的老婆则泼辣而小气。 D . 小说虽然反映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但并没有使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战争的场景,这非常符合孙犁的战争小说的一贯风格。
    2. (2) 下列有关文本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和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 B . 形散而神聚,多用于指散文的写作特点。形散是指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等灵活多样;神聚是指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C .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沉沦》具有自传性,带有浓厚的感伤和颓废色彩;散文《故都的秋》主要采用了借情抒情,委婉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的秋的怀念之情。 D . 白描,指用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通过抓住人物典型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的对话,将人物性格凸显出来。
    3. (3) 根据文本二概括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的表现,并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4. (4) 小说讲究叙事策略,文本一主要以“我”为战士故事的叙述者,而小说最后叙述者又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 3.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之弥贼之。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君,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今诚利,子大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退而伏剑。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乃为桐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徇于国。

    (节选自《说苑·立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B .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C .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D .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辱君亏地”与“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岳阳楼记》)两句话中的“辱”字含义不同。 B . “丘故不为轼也”与“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C . “公爱之”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两句话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D . “坐而假寝”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的“假”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陈之战后,孔子经过陈国,看到陈国降民在修城门,认为他们不智、不忠、不廉,从心里鄙视他们,所以不肯以礼仪致敬。 B . 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之间。目夷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义”的表现。 C . 上朝时间还早的时候,赵宣子就把朝服穿好了。之弥感动于赵宣子对朝廷的恭敬态度,又不愿失信于晋灵公,最终自杀,令人钦佩。 D . 子囊向国君复命请死,国君赦免了他,但子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所以选择伏剑自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

      ②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

  • 4.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古代诗歌鉴赏

    朝饥示子聿①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注】①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以此诗教导儿子,风格亲切自然,多用口语,蕴含真挚深切的情感。 B . 首句交待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茅茨”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 C . “雷动”二字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写出了诗人的饥肠辘辘,照应标题。 D . 诗人生逢政治清明的时代,却一生“虚过”,无所作为,内心备感羞惭。
    2. (2) 诗人要教示给儿子怎样的“衣钵”,请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默写(12分)
  • 5.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
    2. (2)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
    3. (3)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4. (4) 《大学之道》中,作者在论述了“八目”之间的关系后,得出了“”的结论,强调道德修养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
    5. (5) 《<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久”与“寿”的区别在“”。
    6. (6) 《五石之瓠》中,针对不龟手药这一物品,“”是因为不同人的认知差异而使用的地方各异。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a“何人冒寒作冰嬉,炼铁贯书当行。”诗中所说的“冰嬉”,是中国北方一项传统冰上运动。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尤以清代的冰嬉大典为盛。自乾隆七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以八旗冰上竞技、表演为主的清代冰嬉大典,作为皇家的重要军事典礼,    在北京太液池冰上举行近百年(今北海、中海、南海)。近日,在大典当年举办地之一的北海公园,观众可以在《百年冰嬉盛典》展上,一睹古人冰雪运动风采。

    走进清幽宁静的画舫斋,古色古香的冰嬉主题书画和(   )的太液池冰场沙盘让观众仿佛置身清代(   )的冰嬉大典现场。展厅入口处的屏幕上,动画《百年冰嬉盛典》引人注目。短片中,冰道盘旋如龙,四周旌旗招展,八旗士卒凌冰疾驰,c参与分棚掷鞠、抢等和悬的射运动项目 , 或矫捷竞速,或躬身旋转,大典盛况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古朴的清代绘画与现代动画技术完美结合,(   )的场面令在场观众叫绝。

    d动画《百年冰嬉盛典》是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为迎接北京冬奥会,(   )清代冰嬉历史,该中心清代冰嬉研究项目团队在该校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阚红柳的带领下,前期从文献、史料、历史图像等方面对清代冰嬉历史、冰嬉运动的典制进行了挖掘整理,辅以现代动画技术,重现清代冰嬉的多彩面貌与文化魅力。

    1. (1) 文中画横线处标点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栩栩如生    如火如荼    恢弘    发现 B . 绘声绘色    如火如荼    雄伟    发掘 C . 绘声绘色    热火朝天    雄伟    发现 D . 栩栩如生    热火朝天    恢弘    发掘
    3. (3) “何人冒寒作冰嬉,炼铁贯韦当行滕”描写了古代冰上运动。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古代体育运动的一项是(   )
      A . 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 B .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C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 . 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 7.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I

    至于乡下香客,他们的办法却更饶有佳趣。他们三个一帮,五个一团,他们用一只大柳条篮子携着他们的盛宴:有白酒,有茶叶,有煎饼,有咸菜,有已经劈得很细的干木柴,一把红铜的烧心壶,而“快活三里”又为他们备一个“快活泉”。这泉子就在“快活三里”的中间,在几树松柏荫下,由一处石崖下流出,注入一个小小的石潭,水极清冽,味亦颇甘,周有磐石,恰好作了他们的几筵。黎明出发,到此正是早饭时辰,于是他们就在这儿用过早饭,休息掉一身辛苦,收拾柳筐,呼喝着重望“南天门”攀登而上了。我们则乐得看这些乡下人朴实的面孔,听他们以土音说乡下事情,讲山中故事,更羡慕从他们柳篮内送出来的好酒香。自然 , 我们还得看山,看山岭把我们绕了一周,好像把我们放在盆底,而头上又有青翠的天空作盖。看东面山崖上的流泉,听活活泉声;____;____。我们是为看山而来的,我们看山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是在看山。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乡下香客休息的场景,显得趣味盎然,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2. (2)  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合理,句式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致。
五、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上·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青年人总喜欢追寻偶像:有的以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为偶像,励志献身祖国建设发展;有的以疫情中的白衣天使为偶像,崇拜他们的专业、勇气和担当;有的喜欢乔布斯、马云等商界精英,因为他们有着巨额的财富,在金融界叱咤风云;有的迷恋影视明星,渴望像明星一样能出名、暴富、光鲜亮丽……

    校团委邀请你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做国旗下讲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时代偶像”认识与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