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 | ||
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导演团队表示,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杭州更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了解了这些,同学们不禁说出许多与水有关的诗句:“《三峡》中‘____,____’ 的春冬之水”“《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 的②浩hàn____长江水” “‘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的西湖春水”…… | ||
名画 | ||
在开幕式上,导演团队让《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动了起来,同学们认为,也可以用数字技术让有些诗句动起来,比如《使至塞上》中的“____, ____”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景图,《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两句则展现了一副空明、悠远的画面。 | ||
桂花 |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桂花芳香扑鼻,潮水气势____(形容来势威猛,不可抵挡)。在白居易当杭州 “市长”的时代,赏桂就与观潮相提并论,成为秋日杭州两大赏心乐事。亚运会举办期间,正是金桂飘香之时,杭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桂花,忍不住想要“ ____, ____”。 (《庭中有奇树》) |
①翘首期盼 ②浩hàn
材料一: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 , 卒。
(辛文房《白居易传》)
材料二:
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A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檄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家虽贫,不至寒馁;年虽老,未及昏耄。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B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泊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C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已。D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yú轿子)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诗数卷,舁竿左右,悬双酒壶,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间赋诗约千馀首,岁酿酒约数百斛,而十年前后,赋酿者不与焉。
妻孥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不应,至于再三,乃曰:“凡人之性鲜得中,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遂率子弟,入酒房,环酿瓮,箕踞仰面,长吁太息曰:“吾生天地间,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而富于黔娄,寿于颜回,饱于伯夷,乐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幸甚幸甚!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
原文语句 | 批注 |
A所居有池五六亩…… | 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洛阳住处的环境,突出其①的特点。 |
B凡观、寺、丘、墅…… | ②(从修辞或句式的角度进行批注) |
C每良辰美景或…… | 每每遇上美景,白居易和好事者会喝酒、③ 。 |
D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适野 | ④加点字“屦”“杖”都作 (填词性)用,由语境推断可知道“适”意为 ,写出了白居易乘兴四处游玩的情景。 |
遂率子弟,入酒房,环酿瓮,箕踞仰面,长吁太息
小稠:古人的坐姿很有讲究,古代的“坐”法大致可以分为坐,跪,跽,踞等几类。“踞”,意为蹲坐,这个姿势被认为是极其不雅的姿势。
小州:我查阅了“箕”的字形演变,从下图可以推测“箕踞”的坐姿应该是 。
小稠:这个坐姿能侧面反映白居易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来探知他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的转变过程,。
候选人物: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吉祥物 | |||
琮琮 | 莲莲 | 宸宸 | |
寓意 | 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 纯洁善良、热情好客 | 机智勇敢、乐观向上 |
材料一:
想念荷花琦君
①我在四五岁时,想象不出西湖的银浪烟波究竟有多美,只觉得父亲敲着膝头,高声朗吟的神情很快乐,音调也很好听。
②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日,正是荷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到两个星期后的六月二十四日,便是荷花生日。母亲说荷花盛开,象征父亲身体健康。所以在六月初六那天,她总要托城里的杨伯伯,千方百计地采购来一束满是花蕾的荷花,插在瓶中供佛。A.等待花瓣渐渐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香炉里的檀香味混和在一起,给人一份沉静安详的感觉。
③到了杭州这个十里荷花的天堂,才真正看到那么多新鲜荷花。我们的家,正靠近西子湖边,步行只需半小时就可到湖滨公园。那条街名叫“花市路”。父亲为此作了一首得意的诗,其中最得意的句子是:“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其实父亲很少钓鱼。他带我去湖滨散步,冬天为赏雪,夏天为赏荷。赏雪的时候少,因为天气太冷了,赏荷却是夏天傍晚常常去的。B.夜晚,荡着船儿,听桨声欸乃,看淡月疏星,闻荷花阵阵清香,毕竟是人间天上的享受。
④六月二十四既然是荷花生日,杭州人的游湖赏花就从六月十八开始,到二十四这一天是最高潮,整个里外湖都放起荷花灯来。大小画舫,来往穿梭,谈笑声中,丝竹满耳。这种游湖,杭州人称之为“落夜湖”,欢乐可通宵达旦。我不是个懂得赏花的雅人,也体会不到周濂溪爱莲的那份高洁情操。我喜欢“落夜湖”,只是为了赶热闹。父亲却不爱这种热闹。母亲呢?只要是住在杭州的日子,倒是每年都去“落夜湖”一番。她不是赶热闹,而是替父亲放荷花灯。放一百盏荷花灯,祈求上天保佑父亲长命百岁。所以她坐在船,总是手拨念佛珠,嘴里低低地念着《心经》。因为外公说过的,父亲和荷花同生日,照佛家说法,是有一段善缘的。
⑤记得有一天,父亲忽然问我:“‘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湖海客’是什么意思,你懂吗?”我说:“是退隐的意思吧。”父亲笑笑说:“就是我现在的心境,摆脱了官职,一身轻快。”但我觉得他脸上似有一丝蓦然回首的落寞神情。难道父亲仍有用世之心,只是叹知遇难求吗?
⑥抗战兵兴,我们举家避寇回乡。父亲竟因肺病不治,于翌年溘然长逝。那不幸的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六月初六。如此悲痛的巧合,使我们对一向喜爱的荷花,也无心欣赏了。
⑦在兵荒马乱中,我又鼓起勇气,到上海完成大学学业。中文系主任夏老师非常喜爱荷花。有一天,和系里几位同学在街上购物,遇上滂沱大雨,我们就在一间茶楼品茗谈天。俯视马路积水盈尺,老师就作了一首律诗描绘当时情景。最后两句是:“一笑横流容并涉,安知明日我非鱼。”他想象西湖此时,一定也是大雨滴落在荷叶上,形成千万水珠跳跃的壮观吧。
⑧那时杭州陷于日寇,老师慨叹有家归不得,因而格外思念杭州的荷花。
⑨胜利后回到杭州,浙江大学暂借西湖罗苑复校。我去拜谒老师,从书斋窗户向外眺望,远近一片风荷环绕,爱荷的夏老师心情一定是非常愉悦的。他提笔蘸饱了墨,信手画了一幅荷花,由师母题上姜白石的名句“冷香飞上诗句”,老师随即落款送给了我。这幅墨荷幸已随身带来台湾,一直悬系壁间。记得那时另一位才华横溢、善画梅花的任老师,笑他的荷花画得不像。老师随口笑吟道:“事事输君到画花,墨团羞见玉槎枒①。”
⑩不管是“墨团”也好,是“玉槎枒”也好,那总是吟诗作画、自由自在的好时光啊。
⑪夏老师与师母都在祖国大陆。不久前海外友人来信告知,夏老师已年迈体衰。他以垂老之年,一定是更思念杭州、思念西湖无主的荷花吧。他怎能想得到当年在上海时所作的诗“安知明日我非鱼”呢?
⑫仰望壁上的墨荷,我好想念故乡的荷花,因为在荷花瓣上,仿佛显现出父亲和老师的音容笑貌。
(选自《琦君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槎枒:树木枝杈歧出貌。
材料二: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宋]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事件概括 | 引用的诗句 | 包含的情感 |
① | 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 | ② |
“我”与父亲闲谈有关“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湖海客”的含义。 | 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湖海客。 | ③ |
④ | 一笑横流容并涉,安知明日我非鱼。 | 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暗含对杭州能够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往日盛景的希望。 |
“我”去拜访夏老师,爱荷的夏老师送了“我”一幅墨荷。 | 事事输君到画花,墨团羞见玉槎枒。 | ⑤ |
情感。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字,进行简要分析。
A.等待花瓣渐渐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香炉里的檀香味混和在一起,给人一份沉静
安详的感觉。
B.夜晚,荡着船儿,听桨声欸乃,看 . 淡月疏星,闻 . 荷花阵阵清香,毕竟是人间天上的享受。我选择 句,
材料一:
打开公众号搜索功能,输入“全红婵”,出现以下标题:
序号 | 标题 | 公众号 |
1 | 完美一跳7个10分!全红婵夺冠 | 央视新闻 |
2 | 遥遥领先!全红婵、陈芋汐包揽金银牌!来看完美一跳7个10分 | 南方新闻网 |
3 | 采访全红婵——记者最大的挑战 | 人民日报 |
4 | 全红婵回应背包挂满乌龟玩偶:又丑又可爱,我喜欢 | 中国日报社 |
5 | 太猛了!全红婵与第三名的差距竟然有…… | 环球时报 |
6 | 面对采访,全红婵为啥总躲在陈芋汐身后? | 央视新闻 |
7 | “国民女儿”全红婵,请继续你的可爱! | 南方日报 |
8 | 一场“神仙打架”之后,见证全红婵陈芋汐的友谊 | 澎湃新闻 |
材料二:
亚运播报丨7个10分!全红婵收获亚运会10米跳台冠军
人民网杭州10月4日电(记者胡雪蓉)10月3日晚,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展开争夺。中国队选手全红婵以438.20分夺得冠军,队友陈芋汐落后2.55分获得亚军,马来西亚选手帕姆格以280.50分排名第三。
女子10米跳台决赛共有8名选手参赛,中国队派出全红婵和陈芋汐出战。在今年的福冈游泳世锦赛上,陈芋汐力压全红婵夺得该项目冠军。由于二人实力超群,可以说决赛唯一看点就是谁将夺得这枚亚运会金牌。值得关注的是,在五轮动作的选择上,全红婵和陈芋汐只有第三轮的动作不同,其他四跳完全一样。
三轮比赛过后,全红婵得到267.90分暂列榜首。尤其是第二跳407C动作,全红婵表现得无懈可击,7名裁判都打出了满分10分。陈芋汐三轮过后以255.20分暂列第二,日本选手荒井祭里以180.90分位列第三。
第四跳,全红婵在207C动作上发挥欠佳仅拿到75.90分,陈芋汐得到94.05分反超升至榜首。关键的最后一跳,陈芋汐拿到86.40分,最后出场的全红婵顶住压力发挥完美,得到了94.40分,最终以总分438.20分摘得金牌,陈芋汐以435.65分获得银牌,马来西亚选手帕姆格得到铜牌。
材料三:
亚运你我他丨全红婵、陈芋汐:小姑娘,大梦想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10米跳台、冠军……这是全红婵和陈芋汐的首次亚运之旅。 “对手只是赛场上的身份”
时间倒回至两年前的东京奥运会,14岁的全红婵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一举摘得女子10米跳台金牌;不满16岁的陈芋汐与张家齐搭档,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新科奥运冠军。
此后的两年,女子10米跳台成为全红婵和陈芋汐合作、竞争的舞台。双人比赛,两人展现出完美的默契和配合能力,动作犹如复制粘贴,轻松问鼎各项赛事。单人比赛,她们的
“水花消失术”惊艳众人,冠亚军在二人之间“轮转”,但差距其实只在毫厘之间。
这样的场景在杭州又一次上演。9月30日,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首日,全红婵/陈芋汐毫无悬念地摘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为中国跳水队实现该项目亚运六连冠。3天后,全红婵以2.55分的微弱优势逆转战胜陈芋汐,夺得10米跳台冠军,荣膺亚运会“双冠王”。
比赛结束后,全红婵和陈芋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庆祝。“特别开心!”夺冠后的全红婵开心地说。陈芋汐也由衷地祝贺全红婵,“能在自己的首届亚运会上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我恭喜她也祝贺她。”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无论是搭档还是对手,这只是我们站在赛场上的一个身份,并不代表我们私下的关系。我们私下关系很不错,是和谐、友好的。”陈芋汐说,“在她的鼓励、督促下,我也在努力进步,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的性格互补”
“挺好的”“开心”“一样”,全红婵在发布会上的只言片语,成为杭州亚运会的名场面,持续走红网络。
对于记者们来说,采访全红婵应该是一件头疼但却期待的事情。赛场上,全红婵所向披靡、无所畏惧;赛场下,面对众多记者的“长枪短炮”,她却惜字如金、步履匆匆。
两人同时接受采访时,全红婵总是让陈芋汐回答,自己只是轻声附和。“我觉得乐姐(注:陈芋汐小名‘乐乐’)会讲一点。”全红婵如此解释道。
但殊不知的是,在记者面前总是略显尴尬的全红婵,私底下其实非常开朗,是大家的开心果,而谈吐大气的陈芋汐却颇为内敛。两人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我觉得我们的性格是有一点互补,我更多时候比较内向、安静,爱钻牛角尖。”陈芋汐说,“而全红婵比较开朗,她的性格也能带给我很多欢乐,去调节、保持好心态。”
10米跳台比赛结束后,获得亚军的陈芋汐在混合采访区伤心落泪,一旁的全红婵赶忙走上去贴心地安慰起小伙伴,这一幕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梦想是巴黎奥运会冠军”
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在各项国际大赛中,中国队选手摘金夺银、包揽冠亚军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跳水天才、天才少女……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称赞,全红婵和陈芋汐并不认同。“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在赛场的每一秒钟,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身体发育关。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也给她带来不小的困难。“我觉得发育期是最难的,跳动作的时候没有以前那么轻松,会导致动作有所变形。”如今,在教练陈若琳的指导下,全红婵正一步步攻克难关,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除了身体,心态也是影响成绩的一大因素。“陕西全运会后,我的心态有所改变,开始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完美还是不完美。站在赛场上就是和自己比。”陈芋汐说。
“我的梦想是巴黎奥运会冠军。”这是在夺得10米跳台冠军后,全红婵回答记者提问时给出的答案。走下亚运赛场,这对小姐妹已将目光瞄准了明年的巴黎奥运会。
三轮比赛过后,全红婵得到267.90分暂列榜首。尤其是第二跳407C动作,全红婵表现得无懈可击,7名裁判都打出了满分10分。
时间 | 10 月 8 日 | 地点 | 校报告厅 |
采访对象 | 全红婵 | 采访目的 | ① |
采访方式 | 访谈 | 采访器材 | 纸、笔、手机 |
采访提问 | ② | ③ | |
采访收获 | ④ |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如黑板上的开学寄语、扎着彩带的课本,充满寓意的小礼物……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仪式感”就是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仪式感”的经历、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