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浣江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6-28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合计40分)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

    A .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B . 君主立宪的迷梦 C . 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D . 农民阶级的反抗
  • 2.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④左宗棠收复新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学者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修建铁路,设立工厂,划分势力范围……”最早在中国获得“设立工厂”特权的列强是(    )
    A . 日本 B . 法国 C . 英国 D . 美国
  • 4.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描绘的是金田起义的雄壮场面:革命的大旗迎风飘扬,起义战士们手持刀剑、长矛、锄头和火枪,正准备进行拼死的斗争。该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主要是因为这场运动(   )

    A . 建立了反抗清政府的政权 B .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 .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 . 展现了中国人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 5. (2023八上·绍兴期中)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如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近代化的探索
  • 6. (2023八上·绍兴期中)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上述材料旨在分析戊戌变法(   )
    A . 改革的背景 B . 失败的原因 C . 改革的性质 D . 改革的影响
  • 7. (2023八上·绍兴期中) 钱穆先生评价太平天国道:“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天演论》 D . 《资政新篇》
  • 8. (2023八上·绍兴期中) 《辛丑条约》要求中国将统管一切涉外事务和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等事务的总理衙门改为专管外交的外务部。这一要求得到了李鸿章、奕劻等人的积极响应,奕劻甚至说,即使对方不提出,中国也应自己调整。奕䜣等人的反应表明(   )
    A . 中国近代化始于机构调整 B . 开明官员初具近代外交意识 C . 列强直接管理中国的内政 D . 维新派丧权辱国迎合侵略者
  • 9. (2023八上·绍兴期中)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 .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 10.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 . 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 . 关注民生问题 C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 . 主张民主共和
  • 1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了三个月,但颁布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和保护 工商业的规章措施,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等。这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  )
    A . 开启了中国制度化变革的尝试 B . 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政权 C . 通过和平方式真正实现了共和 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 12.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状况,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应用科学

    其他

    1860—1899年

    22.16%

    29.19%

    40.54%

    8.11%

    1902﹣1904年

    61.02%

    21.09%

    10.55%

    7.34%

    A . 洋务运动兴起 B . 民族危机加深 C . 中华民国建立 D . 鸦片战争惨败
  • 13.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顾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这是1918年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一首诗,这首诗可以用来印证他( )
    A . 批判封建礼教 B . 倡导推广白话文 C . 提倡个性解放 D . 提倡民主与科学
  • 14.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该战役是( )
    A . 南昌起义 B . 淞沪会战 C . 平型关大捷 D . 百团大战
  • 15.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以下是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①处应该填写( )

    争取和平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胜利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跃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A . 孟良崮战役 B . 展开运动战 C . 三大战役 D . 北平和平解放
  • 16. (2023八上·绍兴期中)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该专题的资源包内容如下,该专题最合适的名称应是(      ) 
    A . 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 . 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 . 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D . 弘扬爱国精神,致力抗日救亡运动
  • 17.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通过把军事和政党组织与反帝的爱国精神结合起来,又和在城市知识分子领导下被动员起来的工农结合起来,革命扩大了范围。”这种“结合”( )
    A . 推动了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 . 推动了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 C .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 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权
  • 18. (2023八上·绍兴期中) 1901年,清政府诏办经济特科,废除八股,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等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同时,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这反映了( )
    A . 教育体制的系统化 B . 大众教育的普及化 C . 中国教育逐步走向近代化 D . 科举制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 19. (2023八上·绍兴期中)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诗句与中共七大基本史实相符合的是( )
    A . 确立毛泽东思想,党军团结胜瀛台 B . 南昌城上枪声急,扬子江边炮火隆 C . 上海嘉兴初聚首,敢教日月换新天 D . 反围事变慌无计,脱险成功策有奇
  • 20. (2023八上·绍兴期中)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烟云,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 魏源 B . 张之洞 C . 张謇 D . 詹天佑
二、非选择题。(共5题,合计60分)
  • 2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我们也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受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函》

    材料二: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材料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请举出2例)?这些屈辱性事件使得近代中国陷入怎样的深渊,请概述其陷入深渊的根本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一例农民阶级“反入侵”的史实,并指出这场“反侵略”运动的历史意义。
  • 22.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探索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3. (3)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3. (2023八上·绍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5 月 4 日下午,北京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校的 3000 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雾访旧踪。”

    ——1964 年 4 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1. (1) 材料一中“激烈的社会变革”所指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学生的爱国行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哪句口号最能反应此次运动的性质?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 (3) 材料三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说说这次大会成功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
    4. (4) 学习历史要学会寻找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述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 24.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宣传抗日,振奋士气。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枢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中的抗战】节选自湘艺版《音乐鉴赏》教材

    【报刊中的抗战】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 的报道

    【漫画中的抗战】漫画《胜利之夜》丰子恺,1945年8月,现藏于重庆建川博物馆

    1. (1) 音符是涌动的历史。请写出歌曲《松花江上》所折射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爆发的时间,并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的地位。
    2. (2) 报刊记述历史。请写出右侧报刊报道的历史事件最终发展的结果,并说说该事件的成功解决对抗战时局的影响。
    3. (3) 漫画表达历史。《胜利之夜》再现了胜利后民众喜悦 兴奋的场景,请写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并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枢纽”的理解。
  • 25. (2023八上·绍兴期中) 某校八年级同学以“电影中的中国共产党史”为主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并整理了以下内容,请你帮助同学们完善成果汇总。

    【览经典海报】

    名称:《遵义会议》


    剧情简介:

    影评: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真实地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遵义会议的历史全貌。


    名称:《百团大战》

    剧情简介:影评:该片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再造了四零比决策的真实,也再现了战壕中战斗的真实,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战争全景。

    【品经典台词】

    电 影

      相关史实

                 台词

    《建军大业》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武装斗争!

    《古田军号》

    古田会议

    和平谈判、双十协定

    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

    1. (1) 同学们准备介绍上面两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请根据给出的影评,写出电影的剧情简介。
    2. (2) 结合所学,补充好①②③内容。(注:台词和电影名称可联系教材设计)
    3. (3) 请结合整理的相关内容,谈谈党史电影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