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活动一:布置文化墙】

    为了布置学校的文化长廊,文学社同学决定上传一首艾米莉。狄金森的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关的汉字并找出一个错别字加以改正。

    一朵花在绽放中成为自我呵护花蕾,抵御虫扰

    不经意的一瞥

    取雨露滋润

    又怎能参透

    放热,避风

    成长的奥秘

    躲开kuī伺的蜜蜂

    大自然不会失望如此婉转曲折

    静侯这一天

    她的日子

    然后像蝴蝶一样

    成为一朵花

    臻达生命的顶点

    是深suì的使命

    ——艾米莉·狄金森《在绽放中成为自我》

    ①jí取  ②kuī伺  ③深suì  ④错别字改为

  • 2.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文学社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社长写好了上联“文苑古风存,每见华章流对韵”,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个(   )
    A . 万卷海螺吟,常现美篇见读者 B . 海螺春色涌,更开新圃育联花 C . 万卷潜心读,应有情理放声吟。
  • 3.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活动二:游弋诗文苑】

    请根据你的积累,填写空格里的诗文。

    1. (1) 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2. (2) 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3. (3)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 (4) 《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5. (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物喻前途坎坷难料,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的诗句是:
    6. (6) 中秋将至,若让你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发个微信,借用《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来抒发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合适的两句应该是
二、阅读理解
  • 4.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文学社的古诗鉴赏活动邀请你参加。

    种松

    [清]宋荦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① , 风多响自重。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注】①阴还薄: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1. (1)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有时也会使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请试着赏析划线句。

      【小贴士】

      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那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

    2. (2)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其中的意趣。
  • 5. (2023九上·浙江月考) 你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如何?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甲】

    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武昌九曲亭记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 , 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辙受牵连被谪为监筠州盐酒税务。后来,苏辙来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到武昌西山上的九曲亭游玩。②陂(bēi)陁(tuó):起伏不平。③浮图: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裳。

    1. (1)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伛偻提携

      ②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③子瞻于齐安,庐于江上

      ④譬之饮食,杂于前

      ⑤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2. (2) 下面句子中的“也”表达的语气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C .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 .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3. (3) 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4. (4) 参照示例,关注加点字,请为乙文中的划波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也。

      批注:此句意为: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醉”字言简义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百姓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句子: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

      批注:

    5. (5) 本文中的“子瞻之乐”与《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注释①的写作背景和两篇文章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 6.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活动三:参加阅读会】

    文学社开展了“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

    根据不同阶段艾青诗歌的特点和诗句节选,文学社同学绘制了“艾青的诗歌历程”思维导图。请你为图中①②③处选择恰当的诗篇。(填序号)

    探访艾青的诗歌历程

    阶段

    基本特点

    诗歌篇目

    在法国与归国

    忧郁与悲哀

    《芦笛》①

    抗战

    抗争与理想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新中国

    赞美与歌唱

    《礁石》②

    1978年及之后的诗歌

    理性与反思

    《盆景》③

    A.“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鸽哨》)

    B.“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大堰河一我的保姆》)

    C.“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镜子》)

  • 7.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文学社要举办“水浒大家谈”活动,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你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1. (1) 金圣叹评点梁山一百单八将时,划分为上上、上中、中下、下下四等。宋江被金圣叹评价为下下人物。你同意吗?
    2. (2) 《水浒传》中,“酒”的作用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误事、添愁之物,有人却不这样认为。你的看法呢?
  • 8.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文学社开展散文阅读活动,请你参加。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①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禹贡图上有记。现在人们到青州旅游,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②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正如古墓中出土的魏碑,今天我们看作书法精品,当年不过是死者身边一块普通的石头。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从此,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一代一代地繁衍作息。范仲淹曾来这里为官,李清照曾在这里隐居,衡王在这里治自己的小天地。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嘁嘁喳喳,忙忙碌碌。惟有这山默默无言。

    ③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公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时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翠竹千竿,蔚然秀地之灵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宋仁宗皇三年(公元1051年)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地焦虑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长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④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面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我想一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司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

    ⑤走出范公祠,上车出城。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牌楼,突兀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牌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门,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傲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肩动历史车轮的人。

    (选自《梁衡散文集》)

    1. (1) 文中提到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请联系全文,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井水调药,治民痼疾

      统兵戍边,①

      推行新政,治民痼疾

      赈灾放粮,②

      写《岳阳楼记》,③

    2. (2) 本文标题为《一个永恒的范仲淹》,可作者为何要用较长的篇幅叙写衡王呢?
    3. (3) 结合链接材料,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意境之美”。

      【链接材料】

      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这标志着梁衡开始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所谓散文的三层次美,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选自黄海飞《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

    4.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选文,探究范仲淹被誉为“一代名臣”的原因。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 9. (2023九上·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组合名为“江南忆”,其中包括了琮琮、莲莲和宸宸三位可爱的角色,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外貌特点,代表了杭州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琮琮”的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展现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社团对“琮琮”的头部纹饰很感兴趣,决定探究其中的内涵,并撰写题为《琮琮是妖兽?——饕餮纹探源》的短文作为公众号推文的附件。

    (探究步骤:搜索信息→整理筛选→撰写推文→推送交流))

    资料夹

    【资料一】对于一个把美食奉为时尚的国族而言,饕餮是最古老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国神系里最惊世骇俗的妖兽。饕餮的尊容,应该算是比较凶恶的。《神异经》形容它身体像牛,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藏在胳肢窝里,酷爱肉食,热衷于偷袭老弱病残或落单的旅行者,完全是一个阴险而卑劣的恶棍。在上古神话传说里,有所谓“四凶”的说法,为首的就是饕餮。在华夏农业文明巅峰的唐宋时代,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在大幅提升,而菜肴、香料及其烹饪方法,也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食物的丰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终结了古老的饥饿模式,解放了人的饕餮本性,让一种曾经被视为罪恶的贪吃习性,变成了可以被容忍和鼓励的嗜好。于是,古代典籍里关于饕餮凶残本性的记录,被时间逐渐淡化,而饕餮就在“超级吃货”的名义下,重新回归了日常的市井生活,以一种充满喜剧色彩的方式,成为人们用来互相打趣的佐料。不仅如此,由于世人的不断鼓励,饕餮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被中国人奉为食神。

    (节选自 朱大可《饕餮是如何从妖兽变为神灵的》)

    【资料二】钱欢青(记者):以您多年的研究,您觉得早期中国的神灵形象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

    王青(山东大学考古系教授):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普遍流行,可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神灵崇拜是很发达的。后来又传入了中原地区,并演变成三代青铜器上装饰的饕餮纹。从兽面纹到饕餮纹,真切反映了早期中国的原始思维特点,也说明早期中国的神灵崇拜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些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中国的神灵是以艺术想象出来的兽面和饕餮为中心,将老虎、鳄鱼、蟒蛇、鸟、牛、鹿等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综合起来,赋予了它们超乎自然的神力。比如在良渚时期,兽面神灵主要是综合了鹰鸟的羽毛及鳄鱼的獠牙和足爪,到夏商时期又加入老虎的獠牙和大眼睛、蟒蛇的身躯,以及牛和鹿的弯角等,从而艺术性地创造出有名的“饕餮”大神。饕餮神灵应该就是夏商时期人们信奉的“最高神”,甲骨文中把这个大神叫作“夔”。古人相信,通过祭祀这些能沟通天地的神灵,就能实现消灾祈福的“世俗”愿望。

    (节选自 钱欢青《王青:神灵考古与早期中国》)

    【资料三】饕餮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各种说法都有。本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但此牛非凡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现代民俗学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调查表明,牛头作为巫术宗教仪典的主要标志,被高高挂在树梢,对该氏族部落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所以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或是吃掉非氏族、部落的敌人,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之,吃人的饕餮倒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神话失传,意已难解。但吃人这一基本含义,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在这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文化气派的美丽。好些饕餮纹饰也是如此。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节选自 李泽厚《美的历程》)

    1. (1) 社团成员整理资料时做了几条笔记,根据上述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饕餮从远古妖兽变为神灵,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关的。 B . 王青认为兽面纹是从饕餮纹发展而来,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 C . 李泽厚明确饕餮纹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纹。 D . 饕餮纹凶狠残暴的形象中透着拙朴的美,体现了人类早期艺术的稚嫩。
    2. (2) 筛选信息时,社团成员对下面这段文字是否适合收入“资料夹”展开了讨论。根据活动目的,发表你的看法。

      在第五套人民币20元币的正面,“中国人民银行”和“20”数字之间的花纹里,能辨认出一人头形状,眼睛、鼻子、耳朵、嘴、下巴都像模像样。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章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元人民币上面的是“饕餮纹”,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另有钱币专家称,这种设计源于防伪和艺术双重考虑。

      (节选自“百度百科·饕餮纹”)

    3. (3) 小南同学看完短文后写下一段评论,你认同他的看法吗?结合以上资料,回复他的评论。

      @:饕餮的文化形象在我国历史中几经转变、褒贬反复。我觉得以“饕餮纹”作为头饰纹样与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寓意不太匹配。

  • 10. (2023九上·浙江月考) 【活动四  走进创作园】

    文学社社刊《海螺山》征集优秀诗文,请你踊跃投稿。

    诗歌需要想象与朕想。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展开想象与联想,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情感,或寄寓愿望,或包含哲理,或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落叶”“云朵”“书”“门”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尝试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6行。

三、习作
  • 11. (2023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英]兰德

    材料二:人生的每一天都在胜负中度过,一切都以竞争形式出现,每天都是为在竞争中取胜,或者至少不败给对方而进行奋斗,因此若有一天懈怠,便要落后,要失败。人生就是这样严峻。

    ——[日]大松博文

    上述两段材料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