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20小题,每小2分,40分)
二、组合列举题(题1分共8分)
  • 21. (2023八上·富锦期中)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 (1) 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
    2. (2) 既是《马关条约》签订者,又是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的是
    3. (3) 提出《资政新篇》的是
    4. (4)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 22. (2023八上·富锦期中) 依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 (1)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准
    2. (2) 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 (3)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4. (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23. (2023八上·富锦期中) 指出下列表述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错误:改正:

    2. (2)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错误:改正:

    3. (3)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国民党。

      错误:改正:

    4. (4) 1911 年,革命党人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黄兴被推举为都督.

      错误: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24题12分 25题18分
  • 24. (2023八上·富锦期中) 泱泱大国,历史之痛;铭记耻辱,继往开来!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五个通商口岸的开放是哪个条约确定下来的?图中A是哪个通商口岸?
    2. (2) 图二建筑无声控诉了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什么罪行?请写出犯下此罪行的侵略者。)
    3. (3) 图三漫画反映了 19 世纪末中国怎样的时局?这种时局是在 1895 年中日签订的哪个条约刺激下出现的?
  • 25. (2023八上·富锦期中)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 年6 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 (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两例)
    3. (3) 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5. (5) 概括材料三和材料四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

      24、 【答案】

五、活动探究题(14分)
  • 26. (2023八上·富锦期中)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某班学习小组为此收集材料,共同探究救国之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体西用之梦]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此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6分)
    2. (2)  【改革图强之梦】
      材料二:1895年春天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上书”,请求变法。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皇帝却轰动京沪,1898 年,变法开始。

      材料二中提到的“1898年的变法”指的是哪次变法?支持变法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3. (3) 【共和道路之梦】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圆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材料三中“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这场革命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不得照抄原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