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的记载,耕垦方面,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集体耕作)。其受年?十一月”;种植方面,有“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畜牧方面,有“获刍(割草),七月”等。材料表明当时(   )
    A . 粮食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 B .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C . 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重视 D . 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 2. 1982年,美国对苏联实行粮食禁运,苏联被迫向南美等国寻找卖家,直接导致阿根廷和巴西等国的粮食出口份额增加,从而促使美国在世界粮食出口市场份额的下降。2010年,世界粮食价格高涨,俄罗斯也采取出口禁令,防止国内粮价高涨。这些可用于佐证(    )
    A . 霸权主义主导全球粮食贸易 B . 世界粮食贸易缺乏制度保障 C . 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频繁出现 D . 粮食安全问题的全球化倾向
  • 3.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厂法,对于女工、童工以及青工的工作时间做出了具体的规定。19世纪后半叶,政府将纺织行业实行的工厂法推广到其他所有行业。到19世纪末,无论在覆盖范围上还是在法案内容上,英国工厂立法在推广中都走向完善。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工业革命发展推动社会立法完善 B . 金本位制对英国立法影响重大 C . 英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D . 英国民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增强
  • 4. 唐朝百姓热衷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而契约本身也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系统整体,包含契首、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契首确定了契约的性质和种类,正文是契约的核心,对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担保都要明确规定,尾部标明了立契时间。这说明,唐朝时期(   )
    A .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深远 B . 政府严厉打击借贷行为 C .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 . 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 5. 1952年,中日签订贸易协议,规定采用易货贸易方式,贸易总金额为3000万英镑;针对禁运货单采取同类物资交换的原则;按当时双方供求关系的需求程度,将双方出口货单分为甲、乙、丙三类,规定同类货物互换。中日贸易协议的签订得益于(   )
    A . 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建 B . 关贸总协定对国际贸易的保障 C . 中日国家利益的需要 D . 抗美援朝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 6.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州(府、军、监)和县两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 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 7.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指出:“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成为个人自由的依据;而罗马留下了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学者旨在强调(   )
    A . 希腊和罗马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意义 B . 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泉 C . 重视法治和社会秩序是罗马文明的特征 D . 追求个人自由是希腊民主与哲学的核心
  • 8. 1870年,英国格拉斯顿内阁发布有关文官改革的枢密院命令,规定文官考试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上述规
    A . 奠定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B . 体现出政府重视选拔通才 C . 推动文官选拔方式的变革 D . 有利于提高政务官的素质
  • 9. 下表所示为19世纪末日本文官制度变迁大事记。这表明,当时日本(    )

    年份

    大事记

    1887年

    颁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初步建立官吏考试任用制度,给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等以免试的特权

    1893年

    颁布《文官考试规则》,对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的实施办法作具体规定。帝国大学毕业生免试特权被废除

    1899年

    修改《文官任用令》,进一步扩大考试取士的范围

    A . 淡化官员文化素养 B . 文官中立原则不断深化 C . 官员选拔有章可循 D . 高等教育以选官为中心
  • 10. 孙中山先生对科举仅限于四书五经的考试范围和八股文的文章格式诟病不已,但也明确指出,“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他“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由此可见,孙中山(   )
    A . 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离 B . 对考试制度推崇备至 C . 注重吸收中西政治智慧 D . 认为任官当人尽其才
  • 11. 按照宋朝律法,复仇之人应该是“谋故斗杀”,但父母之仇是不能化解的,为父母复仇是尽孝道的一种行为。根据《宋刑统》的规定,若有为父母复仇之事,则由地方法院来决定,对于为父母复仇的人,可以从轻发落。由此可见,宋代刑律(   )
    A . 遵循重罪轻罚原则 B . 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C .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D . 开启礼法结合先例
  • 12. 1950年3月,我国制定了《婚姻法》;1950年6月通过了《土地改革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法律( )
    A . 形成了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 B . 配合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C . 落实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 . 推动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 13. 下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画中描绘了唐太宗时期在长安城宽阔的街道上,各类种族、肤色的人群熙来攘往,呈现着嘉年华般的热闹与多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反映了稳定和睦的民族关系 B . 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 突显出中华文明强大吸引力 D . 礼部司的官员负责接待宾客
  • 14.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有: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合法化;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由此可知,《牙买加协定》的通过(    )
    A . 解决了全球性国际货币问题 B . 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 . 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D . 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 15. 汉初,半两钱重且难用,民间可以私铸钱币,出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等问题。汉武帝时期多次进行币制改革,由中央和郡国均拥有钱币的铸造权到设置上林三官垄断货币的铸造权。据此可知(   )
    A . 民间商业发展受到限制 B . 国家货币体系逐渐成熟 C . 政府经济管控能力增强 D . 经济发展助推货币变革
  • 16. 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北部的“The Viliages”(中文译名:群村)是美国商业养老社区模式的代表。“群村”内部分布有密集的娱乐活动设施、便利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友好的道路设计,适老化的设计理念在这里随处可见,目前“群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这可以佐证(   )
    A . 美国的社会矛盾基本缓解 B . 美国社区的重要性超过政府 C . 政府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 D . 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二、材料分析题(共36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新兴城市。11世纪后期,英国的考文垂有约6000人,约克有1万余人;14世纪初,只有几座城市超过5万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包括城市贵族、富裕商人、手工业者、教士、律师、教师、帮工、学徒等。11—15世纪,领主常将自治特许状赐予城市,以标明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城市市民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也往往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与封建制以出身定等级不同的是,城市中的社会等级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家致富享有优越地位,富人也有因顷刻破产而沦为下层的可能。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明代北京城各门通什么车,都有规定。正阳门大多走皇轿或宫车,因皇帝和大臣出宫城往往经千步廊出正阳门……崇文门大多走酒车,因南郊烧锅制酒。朝阳门走粮车,因南方的大米经运河到通州,然后顺大道拉入朝阳门……安定门走粪车,因靠近地坛,东、西、南三面均有粪场,晒干后卖给农民肥田……阜成门走煤车,从西郊门头沟挖的煤,进阜成门较为顺当。 ——贺树德《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及其特点》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 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

    材料四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新兴城市的主要特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北京城市管理的特点。
    3. (3) 据材料三和四,概括当时美国城市和中国的北京城面临的共同问题,指出各自产生的原因。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 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 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三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近代以来,中医逐渐边缘化。 民国时期陆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如“废除中医中药”“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
    2. (2)  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理自安筱鹏:《工具的革命与社会形态的演变》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指出其划分标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标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三、论述题(16分)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3月16日,第6期《求是》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某一角度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