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重点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

更新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首诗是真实历史的生动写照。出现诗句中情况的根源是(   )
    A . 地主、农民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 B . 不适宜、日趋落后的封建礼教思想 C . 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 D . 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占有的现实
  • 2.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垄断资本的逐利本性一旦得不到遏制,必然导致经济生活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进而导致经济链条断裂。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收益,不仅任由经济泡沫泛起,更将劣质资产包装成新的金融产品再赚一把,导致泡沫越吹越大、危机越来越深。由此可见(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只要限制垄断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可以克服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社会结构性危机,表现为生产绝对过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使信用关系被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某班以“人类社会形态如何更替”为议题开展议学活动。第三组发言人做了“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机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言。下列契合其发言内在逻辑的是(   )
    A . 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劳动工具更新→社会形态更替 B . 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C . 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D . 劳动工具更新→经济基础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 4.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2023年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125周年。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民把它当成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研究”的意思是( )

    ①要求马克思主义者沿用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②以马克思提供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具体方法

    ③要创造性的运用规律,要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

    ④要不断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资本主义要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建设了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佩和尊重。十月革命的成功(    )

    ①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④使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1951年,党中央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从1954年起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以解决公私之间的矛盾,按行业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的办法实行合营,加快了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步伐。这种变化的成果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休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③我国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匕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 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以下对“积累”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主题

    内容

    思想条件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物质条件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制度条件

    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

    宝贵经验

    要独立思考,照抄别国经验是要吃亏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本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动作出准确的判断,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指出,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可见,党的八大 (    )

    ①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②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设立深圳四个经济特区 ⑤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②—④—①—③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⑤—③—④—①—②
  • 12.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编纂《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充分展现了党带领各族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优秀传统、构筑的精神家园、形成的先进文化,激发出我们继续走好中国道路的历史主动和精神力量。由此可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   )

    ①坚持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大事,发挥制度优势 ②回响复兴足音讲好中国故事,滋养文化自信

    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道路自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2024高一上·柳州月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21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④拓展了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能力总体进入世界前列

    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170多年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③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书写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④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说明(   )

    ①实现中国梦要同世界梦结合起来 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中国梦能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优越条件 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离不开其“初心和使命”。下列语句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是(  )
    A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B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9.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其中在党的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 伟大斗争 B . 伟大工程 C . 伟大事业 D . 伟大梦想
  • 20.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③“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十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21.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艰辛万苦的历程。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扫除内外障碍,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社会主义革命。

    1. (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 (2) 分析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 22.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无数家庭,最大的烦恼是能不能解决温饱;整个国家最大的忧虑是会不会被“开除球籍”40多年后中国已是全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从近代以来沦落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惊人一跃”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

    1. (1)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会议是什么?
    2. (2) 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
  • 23. (2023高一上·惠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我们要抓住机遇,循序渐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同时为世界贡献更大力量。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