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农村联考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高质量发展是( )
    A . 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B .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C . 发展的根本目的 D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信心。材料表明国家( )
    A .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B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 . 保障东北优先发展 D . 转换经济增长动力
  • 3. (2023·长春)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实施幸福养老工程,建设55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8个社区老年食堂试点,为56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上述举措( )
    A . 减缓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B . 有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C . 消除了城乡养老服务差距 D . 有利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习总书记的话表明,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我国必须坚持( )
    A . 发展是第一要务 B . 创新是第一动力 C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 . 人才是第一资源
  • 5.   2023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有利于( )

    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建设法治国家

    ③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④实现民主选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3九上·潮阳期中) 一位曾采访过中国两会的外国记者表示,“我注意到代表委员中有司机、快递员、农民、教师、厨师、医生、记者。在其他很多国家,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士很难有类似的机会,”这体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的特点是( )
    A . 最直接 B . 最真实 C . 最管用 D . 最广泛
  • 7. (2023九下·朝阳月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 . 科学发展观    B . 习近平法治思想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 8.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这是因为法治( )

    ①是我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    
    ②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④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2022九上·朝阳期末) 我国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设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其意义主要是(   ) 
    A . 坚持古为今用,全盘继承传统 B . 增强文化自信,抵御外来文化 C . 利用世界遗产,繁荣文化市场 D . 延续文化血脉,守望精神家园
  •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②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从流向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B . 我国存在大量的人口流动 C . 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 D .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 1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 )
    A .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B .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C . 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同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这反映出我国( )
    A . 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B .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C .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挑战 D . 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材料二: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全力塑造政府形象,不辜负百姓的信任和期望。

    1.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 (2) 材料二体现了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3. (3) 两则材料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 15.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名字的背后记录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故事一“感动中国人物”——陆鸿

    幼时因病导致脑瘫,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如今,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创业之星。

    故事二“中国好人”——陈廷海

    他将村民交给他的百万斤油菜籽售卖给油脂厂,却因油脂厂老板不见踪影,背上98万元债务。为偿还210户乡亲的欠款,他17年来风雨践诺,被网友称为“信义老农”。

    1. (1) 故事一体现了陆鸿具有怎样的奋进品格?
    2. (2) 故事二中的陈廷海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哪一价值要求?
    3. (3)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4日至13日,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奏响时代乐章。

    材料二:政协委员张兴赢表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2. (2)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处理好哪两者的关系?
    3. (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做?
  •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还指出,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
    1. (1)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2. (2) 划线部分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3. (3)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 18.   2023年9月23日晚,世界瞩目,大家共同见证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被点燃的那一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运用的亚运史上首个数实融合点火仪式,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2. (2)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
    3. (3) 亚运之火,弘扬民族拼搏

      火炬手是承载体育精神的代表。在参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手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84岁。既有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工作者,散发出催人奋进的榜样力量。薪火相传,领跑亚运,是火炬手们的精神。

      亚运火炬手传承和弘扬了以什么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4. (4)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作用?
    5. (5) 文明之火,传承文脉绵延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设计理念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火炬顶部出火口的形状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琮的“琮”字,以玉琮为表征,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

      材料中亚运会火炬“薪火”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6. (6) 假如你是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你会向参加杭州亚运会的外国友人介绍哪些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写出两个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