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朋普中学2023-2024学...

更新时间:2024-04-0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3九上·莱芜月考) 闻一多曾说过“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社会的发展受个人条件的限制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最美孝心少年”上海女孩姚沁雯成绩名列前茅,不仅和妈妈一起照顾年迈的奶奶和患有重病的父亲,还将大爱送给社会,关爱养老院的老人。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当选“最美孝心少年”必须成绩优秀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④要放弃学习,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八上·弥勒期中)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社会的亲近感。这表明( )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②亲社会行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个人 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④中学生要放弃学习,融入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如图是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示意图。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中学生 ( )

    发现

    学校附近环境污染严重

    确定保护环境研究主题

    调查

    查阅资料、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建议

    运用知识,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①积极参与班级协商                    
    ②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3八上·弥勒期中) 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3,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说明了( )
    A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C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 . 数字经济已经取代实体经济的发展
  • 6. (2023八上·弥勒期中) 2021年4月8日,连云港市网信系统以“法治新时代清朗e空间”为主题,向广大市民普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空间 B . 有利于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公民隐私 C . 有利于消除网络虚拟特性,根治网络乱象 D . 有利于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维护公共秩序
  • 7.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如今处于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非常的发达和便捷,孩子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的方便。网络在帮助孩子学习和长见识的同时也影响了孩子,受网络上一些暴力作品影响的孩子,非常容易在青春期爆发出问题。对此,青少年应该(    )
    A . 认识到网络的不良影响,远离网络 B . 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理性拒绝网络 C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遵守道德和法律 D . 完善法律,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8. (2023八上·弥勒期中) 网民、网虫、网红、网恋、网校、网购、网上阅读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网络生活无处不在。作为青少年,使用网络应该( )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远离一切网络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国庆长假,记者在某景区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文明游览。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
    A .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 . 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 . 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正常运转 D . 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 10. (2023八上·弥勒期中) 行人要走斑马线,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 . 社会规则就法律,我们都要遵守 C . 社会规则使大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D . 违反社会规则会受到处罚
  • 11. (2023八上·弥勒期中) 经重庆市纪委监委查实,原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原党委委员、 副主任周林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金、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利益等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材料体现了(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③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④遵守规则要靠自律和他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干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由此可见( )
    A .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割,可相互替代 B . 凡违反规则的行为都应受刑罚处罚 C . 建立社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D .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 13.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我们尊重他人时,需秉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理念。下列行为与此观点相符合的是(   )

    ①与朋友发生误会时,总要朋友先道歉

    ②觉得自己的成绩优异,不屑与他人交流

    ③小涛不因朋友面部缺陷而歧视对方

    ④对于同桌最近的进步,小丽积极赞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八上·弥勒期中) 一位穿着时尚的女生拒绝和外卖小哥一同拼车,并且要求司机将外卖小哥驱逐下车。如果你是司机,你会说( )
    A . 人人都有责任为社会提供服务 B . 维护公共秩序,人人有责 C . 把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D . 我们应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 15.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这体现了做文明有礼的人( )
    A .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B .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观察 C .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D .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思考和践行
  • 16. (2023八上·弥勒期中) 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刘备三访孔明时,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为不打扰诸葛亮午睡,便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下面古语与之寓意相同的是(    )

    ①不学礼,无以立        
    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③言必行,行必果        
    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3八上·弥勒期中) 下图漫画中,为“老赖”集中设置“失信彩铃”的做法( )

    ①有利于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②有利于督促“老赖”履行义务

    ③侵犯“老赖”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④表明诚信缺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 . 小明的叔叔闲得无聊打110谎报险情 B . 小涛的爸爸拖欠其他企业的债务不还 C . 小浩的父母不行租房合同拒不清房 D . 小勇的哥哥在大学组织非法校园贷
  • 19.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李某在路上拾到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李某向失主索要巨额“好处费”,拒不归还失主。后被失主张先生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决李某向失主赔礼道歉并归还公文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 民事违法行为 B . 刑事违法行为 C . 行政违法行为 D . 严重不良行为
    2. (2) 有关张先生的做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B . 用合法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C . 用打官司的方式要回公文包是不光彩的 D . 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3. (3) 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公民只受法律保护,不受法律约束

      ②现代社会仍需要弘扬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

      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0. (2024九下·辽宁模拟) 张某因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5万元。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 B .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 . 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属于附加刑 D .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 21. (2023八上·弥勒期中) 中学生小刚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向学,常参与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 )

    ①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②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③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④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司机王师傅拉载的一名乘客在车上电话联系买家贩卖毒品,王师傅发现异常之后,把出租车开到了派出所,毒贩被民警当场抓获。王师傅的行为启示我们青少年( )
    A .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不顾一切代价 B . 只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 . 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制裁违法犯罪的公民 D . 要既敢于“见义勇为”更能“见义智为”
二、简答题(共30分)
  • 23.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参与社会生活】

    下面是几位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对几位同学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1. (1) 情境一  学校计划在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明明回家对妈妈说自己准备报名参加,他的妈妈担心因此影响学习,明明说服了妈妈让他去。

      看法:

    2. (2) 情境二 小强对同桌小丽说:“假期在家你都吃胖了,太难看啦。”

      看法:

    3. (3) 情境三 小鼎认为我们的生活存在各种规则,规则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看法:

  • 24. (2023八上·弥勒期中) 【合理利用网络】

    材料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二 近日,一款名为“文化南昌”的App以南昌市人民政府、市政投资等名义开展网络集资诈骗行为,含大量伪造的官方文件,并以高利息、事业编制等诱导使用者进行投资。经南昌市网信办核实,南昌市目前没有以政府名义运营的“文化南昌”App,网络链接及部分下载站的App均为非法软件,App内的官方文件及“文化南昌”相关的集资信息也均为虚假信息。

    1. (1) 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2. (2) 材料二对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带来哪些启示?
  • 25. (2023八上·弥勒期中) 【践行诚信】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信用维护意识,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石门管理部开展了“信之风·学雷锋”征信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展前,石门管理部组织“信之风”全体志愿服务者开展了征信知识集中学习,就征信查询、征信维护和征信异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并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定了“信之风·学雷锋”征信宣传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方案。

    1. (1) 国家为什么要构建诚信社会?
    2. (2) 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践行诚信。
三、分析说明题(共22分)
  • 26. (2023八上·弥勒期中) 【法安天下】

    材料一  某中学八年级(5)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代表的组织下,围绕“做守法的公民”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以案说法】

    案例一  刘某走私,贩卖海洛因20克,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00元。

    案例二 苏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大声喊叫、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导致比赛中断。工作人员报警后,苏某等人被警察带走,最终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

    案例三 张某拾到胡某遗失的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一部,拒绝归还。胡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张某限期归还。

    材料二 16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总是置若罔闻。后来,他因为偷窃财物等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了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多次持刀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最终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材料三 一天晚上,初中生袁媛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歹徒正在翻墙入室,袁媛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你该去公安局值夜班了!”歹徒闻讯而逃。

    1. (1) 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 (2) 陈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犯罪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3. (3) 陈某的犯罪过程说明了什么?
    4. (4) 结合材料,谈谈未成年人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