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 15. (2024九上·新乡期末)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物理性质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 16. (2023九上·郑州月考) 2023 年5 月30 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人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天宫课堂”第一课于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启,王亚平老师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饮用再生水。获取再生水的方法是通过“萨巴蒂尔”反应,即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023九上·郑州月考)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

    1. (1)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的质量比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2023九上·郑州月考) “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Mg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镁原子(核电荷数为1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19. (2023九上·郑州月考)  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 (1) 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 (2)  某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

      ①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②写出Zn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2023九上·郑州月考) 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A~D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③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1. (1)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B的方程式
    2. (2) 反应①为反应。
三、简答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1. (2023九上·郑州月考) 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 (1) 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2. (2)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晒干。
  • 22. (2023九上·郑州月考)  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 (1)  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SO2、NO2等气体污染物。  
    2. (2) 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  

    3. (3) 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填序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23. (2023九上·郑州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4. (4)  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 24. (2023九上·郑州月考)  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 (1)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器和青铜器,其中的黄金面具残片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大量的青铜面具是用铜、锡等金属制成的合金,现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金属活动性锡(填“>”或“<”)铜。
    2. (2)  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之妻曾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铁勺变成了“铜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铝在近一百多年里产量大幅提高。并被广泛使用。请写出铝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
    3. (3) 现代社会。金属更是被广泛使用。如可以将铁粉等物质制成便于携带的取暖物品“暖宝宝”。

      ①“暖宝宝”发热。其过程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高炉炼铁,请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5. (5) 该小组同学为探究某“暖宝宝”中铁粉的质重分数,取16g“暖宝宝”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暖宝宝”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暖宝宝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