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8-09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题。

    百草园虽然是一个少有人来的荒园,里面确(záo)长了不少野草。然而,孩子对于此地的风景来说却是很相宜的。碧绿的菜畦 ,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jiá),紫红的桑(shènɡ),拥肿的何首乌根,攒成小球的覆盆子,轻倢的云雀,低唱的油(línɡ),弹琴的蟋蟀......种种____怎能不让孩子喜欢呢?

    1. (1) 文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záo) B . 树(jiá) C . (shènɡ) D . (línɡ)
    2.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菜畦 B . 拥肿 C . 蟋蟀 D . 轻倢
    3.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景致 B . 景象 C . 景物 D . 景色
    4. (4) 文中画线的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孩子对于此地的风景来说却是很相宜的。(搭配不当) B . 孩子对于此地的风景来说却是很相宜的。(语序不当) C . 孩子对于此地的风景来说却是很相宜的。(成分残缺) D . 孩子对于此地的风景来说却是很相宜的。(重复累赘)
  • 2.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②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

    ③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④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⑤大家一齐兴奋地扎进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肉厚、个儿大、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

    A . ③①⑤④② B . ③⑤①④② C . ④①③②⑤ D . ⑤③②①④
  • 3.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6. (6)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
二、综合性学习
  • 4. 学习与探究

    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言情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不喜欢

      43%

      22%

      13%

      4%

    2. (2) 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

      【帖子】 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回复】

  • 5.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两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 (1) 这段文字选自《猫·狗·鼠》。《猫·狗·鼠》选自《》。是(作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2. (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书法临写与鉴赏
    1. (1)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简体楷书临写在田字格内。

































    2. (2) 对上面的书法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线条流畅自然,字体饱满。 B . 运笔轻重有别,意态生动。 C . 采用隶书字体,敦厚典雅。 D . 富于艺术张力,收放有度。
三、阅读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 (1)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2. (2)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画面。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奕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儿。”

    [注释]①太傅:指谢安,丙文中的“谢公”也指谢安。②容:脸上的神情或气色。③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俄而雪骤 

      ⑶犹未   

      ⑷我常自儿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3. (3) [甲]“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 (4)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谢安是个怎样的人。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青春庭院

    ①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②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③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④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⑤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⑥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⑦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2. (2) 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③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④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叫嚷着跑到父亲的眼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像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像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 (1)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 (2)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 (3)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4. (4)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四、写作
  • 11.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⑴题目一: 的眼神

    ⑵题目二:记忆中的温暖

    要求: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的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