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通榆县第九中学校联考2023-20...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2023八上·通榆月考)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 (1) 相顾无相识,。(《野望》)
    2. (2)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3. (3) 《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典故表达欲上阵杀敌,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的两句:
    4. (4) 《赤壁》中诗人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心存侥幸,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
  • 2. (2023八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 )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        ①     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②     “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1. (1) 给加点字注音。

      之声

    2. (2) 在①②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
      A . 分号  顿号 B . 顿号  问号 C . 逗号  句号 D . 顿号  省略号
    3. (3) “他的诗词简直是部军事辞典”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
    4. (4) 语段中横线处提到的岳飞的一首包含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词作,其词牌名是( )
      A . 小重山 B . 满江红       C . 渔家傲 D . 破阵子
    5. (5) “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里的“他”是指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
      A . 陆游 B . 范仲淹 C . 辛弃疾 D . 苏轼
  • 3.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关于新闻的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特写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消息则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 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 . 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D .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 4. (2023八上·通榆月考)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A .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 . 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 .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 . 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二、阅读(45分)
  • 5. (2023八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敌。

    1. (1) 甲文作者,名,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而后        而前驱

    3. (3)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 (4) 结合甲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外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5. (5)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
    6. (6) 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 6. (2023八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百草园的月色

    陈忠实

    ①从上海到绍兴,经过八九个钟头的长途旅行,傍晚到达。安顿了下榻的处所,匆匆吃罢晚饭,赶到鲁迅先生的故园去观瞻,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②一条宽阔的水泥铺就的街道,两排树荫浓密的法桐,这是“鲁迅路”。以先生名字命名的街道,路灯的亮光和两边大小铺栈的窗户的灯光交相辉映。

    ③一方黑色的木板门,已经关死,没有门楼,似乎也没有什么装饰,仅仅就是在砖墙上安着这样一方黑色的木板门,这就是鲁迅先生世代的故居了。中国现代的思想和艺术的巨人,就在这窄窄的门洞里面诞生。

    ④宅院狭窄、颇深,门房,过庭,天井,先生住屋,鲁母住屋,再后边是闰土父亲在鲁家帮工时的住屋,屋里有一个捣米的石臼。

    ⑤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笔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⑥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浓密的枝叶,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桑葚”的桑树。草园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儿是“碧绿的菜畦”,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⑦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绍这座故园的今昔。他说一口绍兴的地方话,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⑧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⑨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

    ⑩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也听不见蟋蟀的叫声。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⑪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一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一边听着老师领读,脑子里却展开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田块层叠的坡地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丘里,野蔷薇红的和白的花儿开得一片灿烂,野葡萄藤曼一直攀缘到枸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翡翠般的绿色或紫色的蚂蚱总是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我和小伙伴们,头顶艳阳,脚踩枣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爱的生灵儿,忘了吃饭,忘了时辰,直到渴得舌头搅不动,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⑫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⑬读先生的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是极易与这篇文章的感情相吻合的。

    ⑭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透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⑮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⑯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有删改)

    1. (1) 作者娓娓道来,怀想了记忆中的百草园和南坡,或朦胧、或动人、或富有意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三幅画面。
    2. (2)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动词,并评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我和小伙伴们,头顶艳阳,脚踩枣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爱的生灵儿。

    3. (3) 本文是一篇关于百草园的参观记,却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百草园,而是重点回忆了当年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景和自己在南坡的生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 (4) 文章以“百草园的月色”为题,“月色”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 7. (2023八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

    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微火”形态呈现的火炬成为许多人脑海中的经典瞬间。而这一瞬间的“幕后推手”,正是氢燃料。氢燃料燃烧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氢燃料是如何做到的?这么好的能源,又为什么现在才使用?

    ②氢,化学元素符号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难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但氢的热值很高,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所产生的热量是焦炭、汽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同时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调配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能源载体。最重要的一点是,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在“绿色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作为燃料有着丰富的优势,但它的开发和利用充满着诸多挑战。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分为制取、储运和终端使用三个环节。需要每个环节同时进步,战胜各自的技术壁垒,才能实现氢气的最终利用。

    ③虽然氢能是绿色能源,但氢的制取过程却并非完全零碳排。氢能按照其制取方式,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种: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灰氢的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也较为简单,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左右;蓝氢,是天然气制氢,在产生温室气体的同时,会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对温室气体进行捕获,从而实现低碳排放生产;绿氢,是通过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比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也是制氢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目前技术限制,制绿氢成本较高,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

    ④氢气易燃、易爆,氢能的运输主要有气氢、液氢和固氢输送3种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储氢容量、降低成本、提高易取用性是储运技术的重点。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物理吸附储氢以及地下储氢等方式。高压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储存在高压瓶当中。可在常温操作,充放氢速度快,技术相对成熟;低温液态储氢是将氢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液化后储存在容器中,具有储存容器体积小的优点;吸附储氢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以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在大比表面的材料中;地下储氢是在地下盐层中挖出一个“容器”来储氢,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储存氢气。

    ⑤当我们足够了解氢的制取与储存之后,关于氢能的利用也被科学家提上了日程。目前氢燃料电池是氢能较为常见的终端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进入7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氢燃料电池逐渐应用于各大领域,包括发电、汽车、船舶和无人机等。

    (刊载于2022年6月,有删改)

    1. (1) 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氢能源的相关知识。 B . 氢能并不是制取过程中完全零排放的绿色能源。 C . 绿氢是制氢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目前技术限制,绿氢还未制成。 D . 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燃烧使用氢燃料,充分体现我国对“绿色环保”的重视。
    2. (2) 请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
    3. (3) “最重要的一点是,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句中的“仅仅”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4. (4)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结合文本内容,你认为这篇阅读材料是否适合推荐给广大中学生阅读,并借以普及低碳环保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8. (2023八上·通榆月考) 《昆虫记》是一部昆虫的史诗,作者用精彩绝伦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昆虫的知识,给我们展现了曼妙的昆虫世界。
    1. (1) 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法布尔借助昆虫世界来折射社会人生,让人从昆虫的生活习性联想到自身。 B . 《昆虫记》是研究昆虫的科普巨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缺少幽默感。 C . 法布尔采取了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 D . 《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 (2)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A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A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A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①选段中的“A”是指( )

      A.蚋        B.萤火虫        C.蚂蚁        D.铁线虫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它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②这段选文对昆虫的描写就好像在生动地描写鲜活的人物一样,结合你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了解,说说法布尔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原因何在?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9. (2023八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英才中学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活动主持】

      为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八年级(1)班计划开展以“沐浴书香,诗化心灵”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 (2) 【活动设计】

      为了丰富活动形式,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活动栏目(一):书友交流会

      具体方案:同学们相互推荐自己阅读的好书,交流阅读好书后的心得体会。

      活动栏目(二):

      具体方案:

    3. (3) 【好书推荐】

      在“书友交流会”上,同学们纷纷推荐了自己阅读的好书,并交流了自己的读书体会。请你引用下面句子中的任何一句,围绕“读书的意义”,写出自己的体会。(60字左右)

      人民日报就为什么要读书,给出了最好的理由:

      ①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②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

      ③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虚心、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

      ④读书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 10. (2023八上·通榆月考)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光阴的故事

    作文(2)阅读下列语句,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作文要求:①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