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期...

更新时间:2024-01-31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哲学的“入门三问”,也是重大科学命题,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地对生命起源和宇宙空间进行科学探索,也使人类对真理的追问不断走向深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哲学是研究生命起源和宇宙根本规律的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诞生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科学探索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④哲学能够在具体科学的进步中汲取发展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理气,原为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在气先”还是“理在气中”是其中的焦点。程颐认为“有理则有气,有理而后有象。”而王夫之则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古人对理气话题的探讨( )

    ①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②表明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④体现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印政研究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胞类型,即充满水敏性粗面内质网的收缩细胞,它直接决定了植物能自己运动这一行为。该研究在植物器官运动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这表明(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能认识世界

    ③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有其客观规律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盲目放生很可能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巴西龟、福寿螺等外来物种,这些生物在国内没有天敌,会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捕食本地物种,导致生态失衡,严重污染水环境。这警示我们( )

    ①不要试图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外来物种

    ③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遵循规律办事

    ④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图漫画的观点错误之处在于否定了联系的( )

    A . 普遍性 B . 客观性 C . 多样性 D . 特殊性
  • 6.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上,中国队遭遇到日本队的顽强阻击,面对强大对手,中国队奋勇拼搏,化阻力为动力,最终以总比分3∶0战胜对手,实现了自2006年多哈亚运会以来的亚运会乒乓球女团五连冠。这一事例说明( )
    A . 发展的实质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 事物发展总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姿态 C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推动事物发展 D . 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要的方面
  • 7.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古语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去服务群众。从认识论角度讲,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是因为( )
    A .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B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C . 实践推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 . 实践的根本任务在于追求真理的进步
  • 8.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是时代智慧的精华和实践探索的硕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讲,社会发展理念是否正确,取决于( )
    A . 是否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 B . 是否能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C . 是否能体现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 D . 是否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 9.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的有益探索及其实践成果,有力保障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

    ①只有先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②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

    ④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唐代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中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启示我们(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原因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情怀与社会主义高度契合。换句话说,中国有着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文明土壤和政治社会土壤。从这个侧面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社会主义发展相呼应

    ②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引发中华民族的强烈共鸣

    ③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儒家文化决定的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同质化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有利于彻底解决当今时代发展的难题

    ③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④有利于增强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主要由屈原祠、高峡平湖观景区、清滩仁村古民居三大核心景点组成,当地旅游发展深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
    A . 文化促进秭归县地区经济发展 B .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 . 一定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D . 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 14.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8月11日,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晒湖社区开展特色党史学习活动。党员干部一起上党课学党史,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感悟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举行该活动旨在( )

    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当代价值

    ②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继承革命文化,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④学党史悟思想,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中,拔罐、针灸、推拿等“神秘的东方力量”火出圈。中医学既立足于中华民族扎实的医疗实践又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医学成为世界医学之林的重要学科。这表明推进中医学发展必须(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②立足国情,扎根实践,锐意创新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坚持古为今用

    ④坚持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2023年“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书画展成功举办,书法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搭建的中外青年书画文化交流平台,有助于向世界各地的青年传递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和态度。这一活动旨在( )

    ①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②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文化繁荣

    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④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融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4高二下·沧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甘肃康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土地瘠薄,贫穷如影随形。自精准扶贫以来,康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根据山大沟深土地少的劣势和绿水青山特产多的优势,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各乡镇卯足干劲、下足功夫。如今“美丽经济”已经成为康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真正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相关知识,说明康县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

  • 18.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屠呦呦接受采访时提到,四十多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和多次失败后,使用乙醚从青蒿素中提取疗效好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二: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20年,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和航天事业发展是如何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

  • 19.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把关注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厚植民生贯穿于党的治国理政之中,他将人民比作天地、关联江山、类比父母、看成老师、作为阅卷人,彰显了“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至上地位。“人民至上”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个体系。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 (1)  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表现在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精神?
  • 20.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21.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央视《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十场节目精彩纷呈,分别聚焦“江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和“少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十大关键词句,通过解锁古今对话的独特视角,将文艺创新的视线聚焦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让诗词的触角走向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汲取无限的创作源泉。《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媒,倾听时代声音,艺术性地描绘了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展现人民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诗意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说明《2022中国诗词大会》是如何在全国掀起诗词之风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