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 , 是褒于礼 , 以哭止乐 , 斯慰所怀 。诉词 既款服终 , 言讼请依科断 | 《开元判集》[伯2593号] 《朝祥暮歌判》 |
柳公绰 , 长庆中为刑部尚书 , 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 , 府上其 狱 , 郎中霎某断以偿死 , 公绰日:"尊殴卑 , 非斗也 。且其子在以妻而 数其母 , 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 |
《册府元龟》 |
缘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 , ……以砖击杀 之……(唐太宗)嘉其孝烈 , 特令免罪 | 《旧唐书.烈女传》 |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取代 " 一 边倒” 成为我国对外政 策的基石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 。"一五计划” 期间 , 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 物资因西方一 些国家的" 经济封锁”很难获得 , 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 。此外 , 由于国 内生产关系的变化 , 新兴国营进出 口 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 。1957年4月 , 首届中国出 口 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 , 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 20% 。首届广交会成功创办 , 迅速成为中国出 口 创汇的主渠 道 。 同时 , 也向世界表明新中国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 与一切国家建立 和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
— 摘编自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对外开放 , 首先从沿海的广东迈出较大的步子。 谷牧回忆道: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根据本省邻近港澳、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 对外经济交往历史 悠久、祖居于粤的海外华侨和华人为数众多等特点 , 对举办出 口加 工 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反复 讨论和论证 , 并在领导层中形成了 一 致意见 。1979年4月 , 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 设的工作会议上 , 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 力 , 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 。邓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 , 并 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
—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交通运输发展与呢起情况表。
国家 | 交通的地位 | 基本概况 |
英国 | 近代交通革命与 大不列颠的称雄 | 当英国获得"世界运输者” 绰号的时候 ’ 他们也常常骄傲地自称为"世界工 厂” 。19世纪20年代以来 ’ 占世界工业产品一半的英国货中 ’ 又是一半内 销 ’ 一半外销 |
德国 | 运输技术更新与 德国的跃进 | 德国火车头的动力由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 。1866年制成发电机后 ’ 内燃 机车又开始被电气机车取代 。火车动力更新 ’ 也促进了整个运输业发展 |
美国 | 交通先行战略与 美国的致富 | 空中运输是20世纪新兴的交通事业 。1903年 ’ 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并试 用飞机 。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 美国的飞机 工 厂有 24家 ’ 年产 2万余架。 1930年 ’ 飞机工厂扩大为122个航空公司 ’ 航线近25000千米 |
日本 |
运输优惠政策与 日本的呢起 | 明治政权以其"打破旧有陋习” 和 " 向世界求取知识” 的行动 口 号 ’ 特别优 待那些水陆交通运输的经营者:凡建筑铁道所需的土地 ’ 可以免征其租 税 ’ 造船所需资金 ’ 每年可向政府领取25万元以上的补贴等 |
—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 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围绕"交通革命” 拟定一个论题 ’ 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 确 ’ 持论有据 ’ 论证充分 ’ 表达清晰)
材料一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 , 英国商人组织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南岸购 买了一 个村落 ,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 个重要的商埠 , 这就是马德拉斯城 。 同时英国人又在孟 加拉一 带建设商站 , 不久又在加尔各答城建造了要塞炮台 。到了17世纪末年 , 英国的东印 度公司常常和印度各地的首长为难 , 印度皇帝才知道西方人的势力不可轻侮 。 当时英国不 但要对付印度的土人 , 而且要对付欧洲的劲敌 , 原来当时法国在印度亦有一 个东印度公司。
摘编自何烟松《世界历史常识》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 , 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 。进入19世纪后 , 英 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 , 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 , 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 要的新教育制度 。20年代 , 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 1833年 , 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 , 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 。近代教育系 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 , 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 , 印度传统知识 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 。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 。 不过 , 这 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