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寒假专区 /七年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寒假预习精选题-第二单元-第6节 透镜和...

更新时间:2024-01-10 浏览次数:1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下·越城期末) 电影3D《2012》中,有四大末日预言,近视的同学也要戴3D眼镜观看,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该同学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2. (2020九上·萧山开学考)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 C .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 D . 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 3. (2020七下·拱墅期末) 眼睛是心灵的囱户,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落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物像.光到达视网膜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 . 角膜一晶状体一房水一玻璃体一视网膜 B . 角膜一玻璃体一晶状体一房水一视网膜 C . 角膜一晶状体一玻璃体一房水一视网膜 D . 角膜一房水一晶状体一玻璃体一视网膜
  • 4. (2024九下·钱塘模拟)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0七下·仙居月考)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 . 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 6. (2020七下·新昌期末)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B .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屏上的像性质不变 C .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45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得不到像 D .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把透镜向上移动可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 7. (2024八下·宁波月考)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 . 只有一个虚像 D . 只有一个实像
  • 8. (2020七下·富阳期末)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D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 9. (2020七下·江干期末) 下列有关眼球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眼球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正立缩小的像 B . 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视网膜相当于是感受器 C . 通过睫状肌改变玻璃体的形状,使近视患者也能够看清远处物体 D . 当人眼由近处观察转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变厚
  • 10.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11. 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
    A . 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 . 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 . 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12. 同学们在拍集体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
    A .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 .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 .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 .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 13.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照相机给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所示的甲、乙,则( )

    A .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 14. 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 15.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 B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 C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 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
  • 16. 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

    A . a端变细,b端变细 B . a端变粗,b端变粗 C . a端变细,b端变粗 D . a端变粗,b端变细
  • 17. (2023七下·平湖期末) 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爸爸的眼镜片进行探究。使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爸爸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为35cm B . 乙图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乙图中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D . 乙图中小明将镜片上移,窗户的像将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
  • 18. (2023七下·上城期末) 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焦距过(选填“大”或“小”),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选填“乙”或“丙”)。

  • 19. (2023七下·柯桥期末) 小柯学习了凸透镜的相关知识,认为可以将如图1所示的凸透镜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析。
    1. (1) 凸透镜上半部分可以看做图2中的

    2. (2) 小柯了解到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由此推测,一束单色光经如图3所示的三棱镜折射后,其出射光线最有可能的是
    3. (3) 如图4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后侧光屏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0分钟后,小柯测量了光屏上不同区域的温度,温度最高的区域位于

  • 20. (2023七下·柯桥期末) 芯片,因其科技含量高,也被称为现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其生产工艺复杂。其中一道工艺要用到光刻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缩图透镜(凸透镜)把掩膜上的电路图按比例缩小4~10倍,再被激光映射到硅片上(相当于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硅片上的像更大更清晰,需将掩膜和硅片向移动。若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向上移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厘米,仍能呈清晰的像。

  • 21. (2023七下·常山期末) 人类对凸透镜的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0多年前,人们把透明的水晶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

    材料二:约在1280年,意大利科学家阿马迪用水晶磨成一对凸透镜,制成世界上第一副矫正视力的眼镜。

    材料三:1609年,伽利略发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化学家达盖尔利用该规律发明了第一台照相机。

    1. (1) 阿马迪用水晶磨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图甲中哪种视力缺陷(填写字母)。

    2. (2) 图乙,小科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60cm处,当蜡烛在光具座×处,所成像的性质与照相机成像性质相同,则×的范围可以是______.
      A . 0<×≤30cm B . 0≤×<30cm C . 30<×<45cm D . 90<×≤100cm
  • 22. (2023七下·洞头期中) 投影仪是一种可以放大画面的投影式光学仪器,产生大而明亮的效果,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如电影院、教室等场所。而其中起到放大效果的元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凸透镜,小光使用了家里面一面未知焦距的放大镜想要用其来放大手机上的照片,并成像在光屏上,三者摆放位置如下。

    1. (1) 小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测出焦距?
    2. (2) 小光通过上述方法测出放大镜的焦距是10cm,那么手机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该在cm之间
    3. (3) 小光想选择一种材料作为自制投影仪的光屏,他在家里找到了形状相同的白色陶瓷盘子和白色泡沫塑料盒子,你认为更适合的是哪一种材料?为什么?
    4. (4) 如果他想要继续放大光屏上所成的像,那么在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像放大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 (5) 小光在放大镜前放了一片红色的玻璃,那么投在光屏上的照片会是什么颜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
  • 23. (2020七下·乐清期末) 小徐在STEAM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导,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2. (2)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3. (3) 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这说明不同色光在入射三棱镜(或凸透镜)时,蓝光偏折的程度会最大。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住距(f)大小(如图丙)。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24. (2020七下·仙居月考) 成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 (2) 正确调节光屏后,在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清晰的实像;
    3. (3) 在实验时,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适当距离;
    4. (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 . B . C . D .
  • 25. (2020七下·椒江期末) 小柯和小妍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如图所示,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到了相同性质的像。

    1. (1) 光屏乙上像的性质是
    2. (2) 小妍根据实验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3. (3) 小妍完成了实验后,吹灭蜡烛乙,光屏甲上的像也随即消失(蜡烛甲仍燃烧,且高度几乎不变)。像消失的原因是:
    4. (4) 小柯继续实验,保持蜡烛甲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甲都找不到蜡烛甲的像,为什么?
  • 26. (2020七下·桐庐月考) 如图甲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装置,图乙是人眼球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透镜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 (2) 乙图中的[E]相当于甲图中的凸透镜,乙图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甲图中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眼球的一定结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
四、解答题
  • 27. (2021七下·杭州期末) 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长时间的蓝光(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 (1) 根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 (2)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3. (3) 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28. (2020七下·长兴期中) “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人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右下图):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

    回答以下问题:

    1. (1) 如图,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2. (2)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对该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
  • 29. (2020七下·杭州月考) 画出图中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光线CD的入射光线。

  • 30. 如图是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 (1)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 由[]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和[]作用,在[]上形成清晰物像,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 , 沿[]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了视觉。
    2. (2) 晶状体的曲度是靠[]来调节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