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和安徽凌家滩文化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前者的墓葬中发现了与凌家滩风格相近的玉璜、玉钱等,后者最大的墓葬中随葬了与红山文化器型相似的玉人(如图1、图2)、玉龟、玉猪、玉鹰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 B . 两地先民以采集渔猎为生 C . 中原文化辐射到周边地区 D . 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 2.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引经决狱”是汉代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据史料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这表明汉代( )
    A . 律法建设受到冲击 B . 道德影响法律判决 C . 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D . 宗族血缘逐渐淡化
  • 3.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资治通鉴》载:609年至610年,隋炀帝在洛阳举行大会。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自昏达旦,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胡客或过酒食店,醉饱而散,不取其直,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这一记载能用以佐证隋朝( )
    A . 盛极一时,但短命而亡 B . 短暂统一,但影响深远 C . 制度创新,但民不聊生 D . 劳役繁重,但泽被历代
  • 4.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16—18世纪,中国的南海地区有“东方地中海”之称,南海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各国普遍遵守,世界白银有一半以上流入中国。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 . 农耕文明的发达 B . 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C . 海禁政策的松弛 D . 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 5.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清末,沈家本等人对《大清律例》进行修订,保留了徒、流、死等刑罚,仿照西方增加了拘留、罚金,废除了辱人的笞、杖刑和凌迟、枭首等酷刑。这一做法( )
    A . 削弱了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B . 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崩溃 C . 增强了百姓对清廷的认可 D . 推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
  • 6.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1912年3月宋教仁被杀后,在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严查,最后却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身上,如坚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凯将极为被动,国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动人,胜算很大。但国民党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就归于失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B . 国民党破坏民主宪政 C . 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 D .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 7. (2024高二上·盐亭月考) 民国初年,政府专门设立官员甄别委员会,对所有未经考试任命的官员进行甄别。如司法部司长田某称其在日本留学的毕业文凭遗失,农商部部员贺某称其在比利时某校毕业但文凭遗失,甄别委员会即电请驻日、驻比使馆查复。民国初期的官员甄别( )
    A . 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 . 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 意在保障官员的素质 D . 巩固了民主共和政体
  • 8.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
    A . 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 B . 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 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 . 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 9.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下表是1978年至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一状况表明( )

     

    1978年

    2007年

    GDP总值

    75.9亿元

    5865亿元

    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43元

    122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元    

    3224元

    工农业总产值   

    116.14亿元

    6164.35亿元   

    A . 广西已经完成城乡一体化进程 B . 国家对经济干预管理模式的强化 C . 改革开放增强了广西经济活力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10.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12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文学作品《列那狐传奇》擅长以“兽”喻人。在故事中,生病的狮子象征国王,凶横的熊比喻大封建主,掠夺成性的狼影射骑士,愚笨的驴暗指教士,鸡、兔等动物则代表下层民众。当主角列那狐与狮子、熊、狼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灵巧狡猾的列那狐。这一作品在西欧的流行( )
    A . 反映了世俗王权得到强化 B . 植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 . 表明了新旧教派冲突加剧 D . 体现了骑士阶层的衰落
  • 11.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教皇开除教籍,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
    A . 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 . 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 . 欧洲民族意识增强和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D . 宗教改革运动在法国取得成功
  • 12.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对中世纪的西非来说,这条商道是它跟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长途贸易向西非引进新的作物,特别是棉花、靛蓝、洋葱等。这条商道的发展使北非和苏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早期城镇。”材料中“这条商道”指的是( )
    A . 地中海商路 B . 大西洋商路 C . 撒哈拉商路 D . 丝绸之路
  • 13.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1898年,美国打着“门罗主义”旗号,发动美西战争占领古巴,从所谓的“援助者”摇身变成实际统治者。下图是反映当时美国欺凌占领古巴的西班牙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 )

    A .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B . 美国逐渐主导世界秩序 C . 世界的殖民地分割完毕 D . 新老殖民扩张性质相同
  • 14.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  )
    A . 维护公民权利 B . 坚持权力制衡 C . 遵循民主程序 D . 保护私有财产
  • 15.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进行改革,省长成为共和国专员,不再担任地方政府行政首脑,更不管理地方事务。同时,在省之上设置大区,中央不再直接管理省及其以下的地方政府,在基层扩大社区的治理作用。这次改革使法国( )
    A . 民主制度正式确立 B . 社区组织逐步形成 C . 地方自治权力扩大 D . 中央政府权力集中
  • 16.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2023年2月7日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31周年纪念日。但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关于俄乌冲突的分歧、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B . 政治危机引发国际局势动荡 C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的挑战
二、论述题
  • 17.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摘编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

    材料二:历史画卷图

    伫立在历史的画卷前,我们不仅感受到先辈们带来的精神洗礼,还仿佛看到了英雄们正在书写他们非凡的事迹。请提取材料和图片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围绕“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三、材料题
  • 18.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材料二: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2. (2) 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都城的工业污水主要来自印染、造纸产业,这些水污染会引发瘟疫蔓延、疾病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隋朝之前,古人处理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以就地掩埋为主,慢慢的才开始有专人处理。到了唐朝,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的法律。

    《唐律疏议》中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换而言之,如果随意倾泻污水或者乱扔垃圾,被武侯、不良人发现,需要面临被杖击六十的处罚。唐朝这些严苛的法律为后来的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宋初年,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治理工业污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先是明令“内金水河两岸,即创置短墙遮护,不许放入浊污河水”,后又通过开小池和置斗门的方式来控制水练、过滤污水,同时还开凿了退水沟渠,将染院产生的废污水泄至宫城外的城壕中,以此减少对城内水域的直接污染。宋代政府还把对河渠的治理养护纳入到官员的考核目标中。宋代政府对环境、水源卫生保护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摘编自牛素娴《两宋都城的用水及水源卫生》

    材料二: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表示: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一举动无视公共利益,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极其自私自利,极其不负责任。长期以来,围绕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严重关切,日方做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也一直受到广泛质疑。无论日方如何辩解,都改变不了未来30年日本将把上百万吨的核污染水持续向太平洋排放的现实,都改变不了排海将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的事实。中方强烈敦促日方正视有关国家表达的合理关切,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摘编自新华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加强城市工业污水治理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中日两国对核污水排海问题截然不同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 20. (2023高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和近代初期法国的法律是由若干地方习惯法拼凑而成的。罗马法在原则上为法国所采纳。到大革命前タ,形成了习惯法、罗马法、王室法、教会法、城市法和商法并存的局面,而现有的法律样式内部又有很多种互不统一的规定。以致于伏尔泰不无嘲讽地说:“在这个王国里,每当你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就出现这种情况:在每次换乘马匹的时候,法律也就变了”。政治和经济的力量要求制定统一的法律。1791年法国着手制定民法典,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摘编自刘春田《法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19世纪,德意志法律主要包括全德使用的“共同法”和各邦国的地方法。法学家蒂堡认为“德意志人已经从长时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社会各阶层都以一种空前的团结同仇敌忾”,而当下全部的法律杂乱无章,不仅无法解決实际问题,更会造成德意志人民之间的隔阂。若没有自己的法典,则会因继承罗马法而丧失本国法律的稳定性,依赖于罗马与巴黎的法律文化甚至政治文化,这是一种充满屈辱和压迫的做法。在几代法律人的不懈努カ下,1900年《德意志民法典》正式颁行。

    ——摘编自熊汉宸《论萨维尼与蒂堡关于法典立法的几点不同》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两国民法典形成背景的相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蒂堡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