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2024八上·兰州期末) 为弘扬法治精神,某校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进行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张贴学习资料、分发知识传单、表演情景剧……这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
    A . 关注自身发展 B . 重视人际交往 C . 参与社会实践 D . 遵守社会规则
  • 2. (2023八上·宁江期中) 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针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 )
    A .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让谣言止于智者 B . 严厉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C .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D . 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 3. (2023八上·宁江期中) 乘客在乘车时要遵守乘车规则,学生在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读者在阅览室里要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这主要说明( )
    A . 法律是最严格的规则 B . 遵守规则需要不断自我反省 C . 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D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 4. (2023八上·宁江期中)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这句话强调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2023八上·宁江期中)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做到( )
    A . 平等对待他人 B . 学会换位思考 C . 关注重视他人 D . 学会欣赏他人
  • 6. (2023八上·宁江期中)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属于非强制性手段的是( )
    A . 法律和纪律 B . 道德和风俗 C . 纪律和风俗 D . 道德和法律
  • 7. (2023八上·宁江期中)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含”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
    A . 终身学习 B . 诚实守信 C . 遵守规则 D . 文明有礼
  • 8. (2023八上·宁江期中)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①依法赔偿性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应受刑罚处罚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八上·宁江期中) 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正确的是( )
    A . 人们行为的底线——不犯罪 B . 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民法典 C . 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不良行为 D . 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诉讼
  • 10. (2023八上·宁江期中) 它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11. (2024八下·南关期末)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这些做法说明,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 )
    A . 对自己负责 B . 对他人负责 C . 对集体负责 D . 对国家负责
  • 12. (2023八上·宁江期中) 汪勇是武汉市的一名快递员,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为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繁忙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独居老人,帮扶贫困学生。汪勇的责任来源于( )
    A . 法律规定 B . 道德规范 C . 职业要求 D . 对他人的承诺
  • 13. (2023八上·宁江期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已。”人民警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父母和长辈替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不用辛苦劳动也能衣食无忧……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我们头顶才有一片艳阳天,这告诉我们( )
    A . 承担责任才能发掘自身的潜能 B . 对他人负责,才能对自己负责 C . 学会承担责任,无须物质回报 D .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4. (2023八上·宁江期中) 阅读央视记者的两篇新闻报导,回答问题。

    2022年两会召开前,央视记者对“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进行了跟踪报导,以引起大家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话题的思考。

    新闻一:2021年12月20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等22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2“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活动持续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是中国政府连续第八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在上年度活动中,近1200条有代表性的网民建言被转给 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

    新闻二:打造一批新媒体直播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直播及产品供应链企业。积极发展自营电商,开发更多吉林“触网”产品。

    1. (1) 新闻一中,开展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体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哪一方面的作用?
    2. (2) 新闻二表明网络对经济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3. (3)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 15. (2023八上·宁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2月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自今年8月开展整治行动以来,北京市交管部门共处罚不礼让行人违法2.9万起。随着群众守法意识提升,“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部分受访驾驶员认为,礼让斑马线需要交通参与者的互相配合。

    1. (1) “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明显减少,说明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表明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 (3) 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由与社会规则关系?(一点即可)
  • 16. (2023八上·宁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人季布,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材料二:华为集团任正非跟员工座谈时讲到:诚信是经商之本,从“童叟无欺”到“顾客就是上帝”,无论古今中外,经商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没有客户的信任就没有生意而言,你赚不到钱自然就活不下去。

    1. (1) 材料一说明,什么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 (2)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就要共同营造怎样的良好社会风尚?
    3. (3) 结合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诚信对企业有什么作用?
  • 17. (2023八上·宁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学礼,无以立。”。为弘扬和重建礼乐文明,江苏省文明委发布了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从生活细 节入手,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提升文明礼仪素养。

    1. (1) 材料中提及的“礼”体现一个人的哪些良好品质?
    2. (2) 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加强个人修养。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指什么?
    3. (3) 文明有礼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 18. (2023八上·宁江期中)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违法无小事、法律是准绳】

    案例一:玉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开展夜查行动中,对张某驾驶摩托车存在酒后驾驶机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处以罚款1000元、驾驶证暂扣六个月的处罚。

    案例二:被告人仇某因诋毁、贬损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的戍边英雄,被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尊法守法、善用法律】

    案例三: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成泡影。

    1. (1)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案例一中张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 (2)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什么行为?
    3. (3) 案例二中仇某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4. (4)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5. (5) 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6. (6)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应该怎样做?(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