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A . 蜡烛燃烧产生炭黑
B . 活性炭净水
C . 石墨制金刚石
D . 池沼中产生沼气
-
A .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B . 乙醇——医用酒精
C . 甲烷——天然气
D . 碳酸钙——石灰石
-
-
A . 洁净的空气
B . 氧化钙
C . 石油
D . 黄铜
-
A . 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 . 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 . 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
D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
A . 18K黄金
B . 金刚石
C . 黄铜
D . 硬铝
-
7.
(2023九上·抚远期末)
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释 |
A | 氧气和臭氧物理性质不同 | 物质分子所含原子种类不同 |
B | 水银温度计可以指示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C | 向汤中加入少量的NaCl整锅汤变咸 | 氯化钠离子是不断运动的 |
D | 一氧化碳有毒性,二氧化碳无毒 | 两种分子不同 |
A . A
B . B
C . C
D . D
-
A .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C . 一个钕原子中含60个质子
D . 的核外电子数为60
-
A . 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 .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黑色固体
C . 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 .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
A . 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
B . 丁烷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C . 丁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
D . 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1.
(2023九上·抚远期末)
学好化学可以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废旧电池回收,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C . 燃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
D . 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
A . 铝合金是混合物
B . 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铝差
C . 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D .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
A .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原理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C . 区分甲烷和一氧化碳,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 钛合金用作人造骨,因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
14.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叙述 | 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 |
A | 铝的自我保护 | 3Al+O2=Al3O2 | 化合反应 |
B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CuO+COCO2+Cu | 置换反应 |
C | 铁与盐酸混合 | 2Fe+6HCl=2FeCl3+3H2↑ | 置换反应 |
D | 碳在空气中燃烧 | C+O2CO2 | 化合反应 |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锌的工艺,炼锌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ZnCO
3Zn+3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化学式是CO
B . 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
A . 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B . 实验③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大
C . 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D . 只做实验③和④,可以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B . 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甲烷点燃前也要验纯
C . 燃烧都会放出热量,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 . 活泼金属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
18.
(2023九上·抚远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用明矾吸附 |
B | 区别CaO和CaCO3 | 加水,测温度变化 |
C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D | 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A . A
B . B
C . C
D . D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 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足量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 .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
20.
(2024九上·安州期末)
现有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8g,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得到固体质量为56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为( )
A . 50g
B . 28g
C . 32g
D . 51g
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
-
-
(1)
图A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的性质是
(答一点);图B中,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观察到
,该实验探究的是
。
-
(2)
天然气或沼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并关闭阀门,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填“上”或“下”)方安装报警器。
-
-
(1)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2)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B粒子的符号为。
②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填字母)。
-
(3)
为减少CO
2的排放,可将CO
2进行转化。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
24.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以下四个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方法的两个实验是B和
(填字母),另外两个实验反应时产生的相同现象是
。
| |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C.探究燃烧的条件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1)
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
在炼锌罐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混合加热到800℃后开始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柴火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柴火的作用是:。
-
(4)
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滤液中的溶质是。
-
26.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物质A的知识网络,A、B、C、D中都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其中B为黑色单质,C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
-
(2)
若D→A属于分解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
-
(1)
图A是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果测得的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2)
图B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该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
(3)
图C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先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从图中选择装置,应选用(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验满的方法是。
-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
-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的方法是,发生装置若选择A,与装置B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
-
(1)
王亮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如图A)。通过观察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根据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
-
(2)
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里(如图B)。并轻轻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王丽同学轻轻挤压C中滴管胶头。看到的现象是、,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30.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化学学习小组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制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设计与实验】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绣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如图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 | 一周后现象 |
A |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
B |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
C |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
D |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
-
(1)
对比A、B、C试管中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
-
(2)
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有关。
-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1小题3分,32小题7分,共10分)
-
31.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
7H
14N
2O
3)、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请计算:
-
-
-
-
32.
(2024九上·双鸭山期末)
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向盛有2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