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同步测试(A)(2023-202...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雷州半岛 D . 华北平原
    2. (2) 图示区域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 . 热量和土壤 B . 地形和水分 C . 光照和湿度 D . 积温和降水
    3. (3) 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热量和水分 B . 地形和土壤 C . 光照和湿度 D . 市场和政策法规
  • 2.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 .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 .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 .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 . 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 (2) 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下列地貌组合与①~④四省区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 . 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 . 冲积平原、荒漠、海蚀崖、溶洞群 D . 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 3. (2017高二上·毕节月考)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C . 与自然河道一致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 .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3.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 交通 B . 技术 C . 资金 D . 市场
  • 4. (2017高一下·厦门期末) 位于北京市西北山区的北沟村,面积3.22knl,距北京市中心约50km,当地村民以售卖板朵、核桃等土特产品为生。2006年起,不少国际友人在此租赁房屋,带来异域文化。在美丽乡村规划中,北沟村和周边村庄联合打造国际元素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长城国际文化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北沟村规划为“长城国际文化村”主要依托其独特的(    )
      A . 地域文化 B . 发展机遇 C . 生态环境 D . 山地风光
    2. (2) 制约北沟村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产业基础 B . 人口规模 C . 土地资源 D . 国家政策
    3. (3) 建成“长城国际文化村”后,吸引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是
      A . 种植业 B . 制造业 C . 建筑业 D . 服务业
  • 5. (2023高二上·江苏月考) 长时间连续膜下滴灌可以改变土壤储盐量及盐分分布。下图示意新疆某地膜下滴灌不同年限的棉田与荒地土壤盐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传统滴灌技术相比,新疆棉田采用膜下滴灌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土壤肥力 B . 抑制杂草生长 C . 提高水分利用率 D . 减少病虫害
    2. (2) 膜下滴灌使盐分减少最明显的土壤层是( )
      A . 0-20cm B . 40-60cm C . 80-100cm D . 160-180cm
    3. (3) 随着膜下滴灌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盐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外盐进入少        ②蒸发减弱,返盐少

      ③农作物吸收盐分多        ④受淋溶作用,盐分向下运移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6.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 (1) 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 (2)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 (3)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 (4) 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思路如下所示。确定研究区域→收集资料,了解该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材料二:下图为某区域土地利用及气候资料图。

    1. (1) 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 (2) 该区域种植业发展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3. (3) 为充分发挥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4. (4) 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该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根据以上材料,试列举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