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实现了对各民主党派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④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土地改革
④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①不断砥砺自我,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②不忘初心使命,在实践中践行服务群众理念
③具有奉献精神,将自身特殊利益融入到人民利益之中
④发挥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①推翻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永远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
①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决定性力量
①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③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建成社会主义现化化强国
①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②明确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进行相应的部署
③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罢工、游行示威等 ②抗租抗税运动
③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④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学习外国经验
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方针路线
③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新的理论
④各国政治制度模式应该固定不变
①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
④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①张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之一
②孙旭飞: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③王小雅: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时代
④刘强军:新时代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等富裕的时代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属于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
③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
④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
①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
③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发生
④资本主义劳动雇用关系的存在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总结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提供的成功经验
③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全部指导思想、全部理论和实践成果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论品质的典范
②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③系统性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形式,新理论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③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④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却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具体的、特殊的本质。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异同,并指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 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制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