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政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16×3=48分)
  • 1.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2022年7月10日, “意大利之源一一古罗马文明展”在北京开幕。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476年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发展的文明。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则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经了东周(包括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几个朝代。由此可以判断出( )

    ①在中国的春秋时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在中国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③在古罗马文明时期,由部落联盟演化出的最早的国家才开始出现

    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自2023年3月份以来,由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所引发的银行危机在不断发酵。2023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在金融发达的美国,银行掀起倒闭风潮( )

    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

    ③不仅会重创美国经济,还会引发世界经济动荡

    ④意味着国家的干预政策并不能彻底缓和阶级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以推出( )

    ①社会形态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③生产关系的孕育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

    ④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4高二下·临沂月考) 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

    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2023年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体现出《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站在人民立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

    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

    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未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救中国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来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
    ——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中共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

    ①总结成绩和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调整社会生产关系

    ③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坚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的话振聋发聩。该会议( )

    ①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作出了改革开放决策,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初次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实现了建党以来中国社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某校高一年级开展“青春向党百年路,奋进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活动。小王同学准备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他演讲的内容可能涉及的有( )

    ①五四运动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到中国“入世”、人民币“入篮”、“一带一路”倡议,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一个个中国与世界联通的关键节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中国40多年对外开放的脚步。如果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下列标题最合适的是(    )

    ①面向全球,全盘吸收    

    ②拥抱世界,成就你我

    ③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④一帆风顺,辉煌成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使之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下列对党的指导思想认识正确的有( )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④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下列关于中国绿色发展所呈现出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定道路自信,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构建美丽中国

    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

    ③坚定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据此可知( )

    ①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勇于斗争的历史

    ②中国置身世界之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③中国发展深刻引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事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 17.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次思想政治课讨论会上,甲同学认为:“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乙同学认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地剥削、压迫、杀害奴隶,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倒退。”

    请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价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 

  • 18.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持久地影响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19.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自皮书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 978年的3679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自由贸易,维护公平竞争。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指出,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的原因。 

  • 20. (2023高一上·梅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恢宏史诗。

    完成革命,开天辟地自梦想起航的中国革命原点,到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从井冈山上红旗漫卷,到万里长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国——28年艰苦卓绝,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推进建设,改天换地1953年,毛泽东同志初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这一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惊天动地1978年的滚滚春雷,“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这一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迎新时代,翻天覆地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时代十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加以阐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