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5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5《人...

更新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视察一所学校时,他满脸凝重地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人们战胜眼前的困难。

    ②这家公司本肩负着为国储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却将粮食就地“空转”,套取巨额财政补贴,变管理为监守自盗

    ③一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针对社会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大肆批判,看似针砭时弊 , 实则拒绝承认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努力。

    ④大国间发生贸易摩擦,通信业殃及池鱼 , 几家科技公司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⑤他培育的这一水稻新品种,提高了产量,已经在广大农村泛滥成灾了。

    ⑥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⑥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认为,老人去世,后人花点钱尽点孝道____,但不提倡摆阔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②广州____国际惯例,全力做好亚运城宗教服务中心设施及运行组织工作。

    ③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好奇的数学家,采用种种计算方法,____证明这个有趣的猜想。

    A . 无可厚非 遵循 企图 B . 无可非议 遵循 试图 C . 无可非议 遵从 企图 D . 无可厚非 遵从 试图
二、情景默写
  • 3.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人们往往偏执于事物的一个方面,老子却提醒世人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如《<老子>四章》中辩证总结“有”和“无”关系“”;庄子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五石之瓠》中发现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2. (2) 《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坚守“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不听格黎东的劝告执意赴死;《屈原列传》中屈原“”,却反而“见疑”“被谤”,最终因楚国败亡自沉汨罗江。他们舍生取义,至死不屈,深为世人所景仰。
    3. (3)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音乐时而幽咽、时而欢快的“”一句,为诗歌增加了神秘瑰丽的美感。
    4. (4) 在古代诗人笔下,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句:高适《燕歌行》中的“”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细致刻画了军队浩浩荡荡奔赴战场的场面;陆游《书愤》中“”两句,简洁而巧妙地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摘编自周国平《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材料二:

    70岁的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象,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7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为立法者享有的这种“从心所欲”式的自由,苏格拉底大概是难以体会的。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更无意为当下及未来制定永久性的规范或权威性的标准。大致说来,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体地说,他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履行这样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时也使苏格拉底经常被置于公众趣味的对立面。譬如,普通公众都偏爱积累钱财、猎取名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德性与智慧更加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众的趣味;再譬如,肥大的良种马喜欢懒洋洋地睡大觉,苏格拉底却偏要做一只马虻,一心只想刺激这匹懒马,让它清醒过来,这就难免引起懒马的厌烦甚至愤懑;懒马如果要摆脱马虻的刺激,不受打扰地酣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处死这只讨厌的马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就代表了一匹懒马对一只马虻的正常态度,这,就是苏格拉底作为一只马虻的命运。换言之,苏格拉底除了选择死亡,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马虻,除非他也与懒马一起酣睡,然而,那还是苏格拉底吗?因此,在苏格拉底与雅典公众的对峙中,苏格拉底要么放弃马虻的神圣职责,要么选择死亡,舍此二途,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苏格拉底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摘编自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

    苏格拉底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研究吧。要是你对我所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我虽然很愿意你把我说服,使我按照你的意思办,却只能说服,不能勉强。现在请你看看我开始这一考察的方式是否令你满意,请你尽可能诚恳地回答我的问题。

    格黎东我试试看。

    苏格拉底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

    格黎东要。

    苏格拉底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格黎东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

    格黎东看来不行。

    苏格拉底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

    格黎东当然不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格黎东当然不正当。

    苏格拉底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格黎东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摘编自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格拉底相信存在着作为最高美德的纯粹的善,虽然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B . 在苏格拉底看来,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 C . 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与规范,他通过编纂、整理图书和讲学等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传播。 D . 苏格拉底对现实的质疑、对德性智慧的追求,导致与公众对立,使他陷入不自由的困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更多地指向生活实践,指向对于生活应有的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B . 《侍坐》中,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日畅游欢愉图景的喟然赞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C . 《人应当坚持正义》鲜明地体现了在与世俗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苏格拉底对于“正当地生活”的坚定追求。 D .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一项是(   )
      A . 苏格拉底在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时,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方相互质疑,重建信念。 B . 苏格拉底认为,定义就是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不能靠举例、枚举、比喻,因为本质不是事例、例证。 C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虔诚的事都是正义的,但不能说一切正义的事都是虔诚的,因为虔诚只是正义的一部分。 D . 苏格拉底反对把特殊事例作为定义,主张要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4. (4) 材料二第二段具有怎样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5. (5) 材料三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价值追求?他的论辩体现了怎样的理性思维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 , 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夫谷虚页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 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节选自《庄子·胠箧》)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B .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C .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D .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常祭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B . 斗斛、斗与斛是古时候的两种量器,初以十斗为一斛,斗斛也有少量、微薄的意思。 C . 六律,古时音律,共有十二律,其中奇数称六律,偶数称六吕,合称为“律吕”。 D . 杨、墨,指扬朱与墨翟,二者的学说不同,墨翟主张“为我”,杨朱主张“兼爱”。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认为世上所谓的聪明人,努力积聚财富并做好防盗的准备,实质上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B . 田成子盗取齐国和齐国的法规、制度,但因为他将齐国治理得很好,其他国家不敢讨伐他。 C . 庄子认为窃取国家的人成了诸侯,诸侯之门存有仁义,所以说大盗窃取国家时也盗走了仁义。 D . 大巧若拙,庄子主张绝圣弃智而守拙,这样才能防止盗贼,尽毁圣法,百姓才能谈论是非曲直。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②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五、选择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

    “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间的坦诚相待,才使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来谈和谐,无异于____,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像这样,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而且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长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最终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____原本二人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最后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修补了裂痕,使“将相和”的佳话____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的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表面的和谐是禁不住“诚”的检验的,它在“诚”的面前会原形毕露。楚汉同盟这个因利益而建立起来的表面上的和谐关系,不就在项羽背弃承诺之后而____了吗?

    要和谐必有“诚”。要想社会和谐,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行的。对违约诈骗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制度制裁,靠法律约束,不仅让其处处碰壁,而且使之得不到便宜。

    有了“诚”,和谐才能成长;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禁得住考验。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缘木求鱼    文武双全    脍炙人口   烟消云散 B . 缘木求鱼    一文一武    千古流传    烟消云散 C . 临渊羡鱼    一文一武     脍炙人口    不了了之 D . 临渊羡鱼    文武双全     千古流传     不了了之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交流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合作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做事时就会“未可全抛一片心”。 B . 交流时就会“未可全抛一片心”;合作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做事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C . 交流时就会“未可全抛一片心”;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 D . 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可全抛一片心”。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违约诈骗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制度制裁,靠法律约束,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B . 对违约诈骗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让其处处碰壁,而且使之得不到便宜。 C . 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D . 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制裁,靠法律约束,不仅让其处处碰壁,而且使之得不到便宜。
六、填空题
七、材料作文
  • 8. (2021高二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之道》

        ④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前面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大卫·科波菲尔》

        ⑤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

        ⑥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人应当坚持正义》

        语文书中的名篇名句内涵精深,往往具有启迪智慧、化育世人的重要价值。请从上述语句中任意选择两句或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八、小阅读-课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