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西藏班上学期第...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60分)
  • 1. (2023·月考) 下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据表可知古代中国(   )

    A . 手工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B . 玉文化影响广泛 C . 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色 D . 原始宗教的发达
  • 2. (2024高一上·荣昌期中) 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   )
    A . 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 B . 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 C . 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 D . 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
  • 3. (2023·月考) 福建土楼的结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对这种建筑布局产生影响的古代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礼乐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4. (2023·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各家在本质上“争”的是(   )
    A . 国家治理的方略 B . 国家最高统治权 C . 国家统一的方式 D . 单纯的学术问题
  • 5. (2023·月考) 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这说明周代礼乐制(   )
    A . 不符合社会实际 B . 不利于王室统治 C . 没有教化的功能 D . 本质是等级制度
  • 6. (2024高一上·荣昌期中)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礼制、自强的价值观念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无为、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社会,留下了尚贤、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A . 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 .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 .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 .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 7. (2023·月考) 夏商周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这一变化(   )
    A . 消除了华夷有别观念 B . 反映了华夏认同增强 C . 导致了诸侯争战频发 D . 旨在对抗秦国的进攻
  • 8. (2023·月考) 如下图所示的中央官僚机构创建于(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秦朝 D . 西汉
  • 9. (2023·月考)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秦始皇泰山封禅之举旨在(   )
    A . 维护中央集权 B . 宣扬君权神授 C . 巩固秦朝统治 D . 强化文化专制
  • 10. (2023·月考) 秦统一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是(   )
    A .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保障秦文化对全国的影响力 D . 防范北方民族的侵扰
  • 11. (2023·月考) 汉初,随着汉高祖陆续分封一批同姓诸侯王,有些王国甚至“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中外朝制度 B . 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 . 颁布“推恩令” D . 实行均输平准政策
  • 12. (2023·月考) 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 .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 13. (2024高一上·南昌月考)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
    A . 地方监察制度形成 B . 出现中朝与外朝的划分 C . 扩大了诸侯的势力 D . 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发展
  • 14. (2023·月考) 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西汉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 . 北庭都护府 B . 河西四郡 C . 安西都护府 D . 西域都护府
  • 15. (2023·月考) 刘秀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史称(   )
    A . “大定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文景之治” D . “同治中兴”
  • 16. (2023·月考)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制度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费族定为第等的高门士族,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
    A . 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 B . 奠定了唐盛世的经济基础 C . 彻底消除了民族矛盾 D . 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 17. (2023·月考)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据此可知,“租庸调制”的推行(   )
    A . 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 B .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 增加农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D . 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 18. (2023·月考) 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一项工程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隋朝时期,它首次南北贯通,“运输商旅,往来不绝”。结合下图判断,此次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芍陂 D . 大运河
  • 19. (2023·月考) 下表诗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A . 分封制 B . 军功爵制 C . 井田制 D . 科举制
  • 20. (2024高一下·广南月考)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 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 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 21. (2023·月考)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
    A . 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 . 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 C . 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D .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 22. (2024高二上·盐山开学考) 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   )
    A . 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 B . 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 C . 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 D . 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 23. (2023·月考) 如图是宋代的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

    A .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B . 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 . 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D . 触犯了官僚集体利益
  • 24. (2023·月考)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据此可知,契丹(辽)的这一制度是(   )
    A . 四等人制 B . 南、北面官制 C . 猛安谋克制 D . 行省制度
  • 25. (2023·月考) 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其主要意图是(   )
    A .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 . 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 . 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 26. (2023·月考)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
    A . 守成保业 B . 社会责任 C . 忠君爱国 D . 改革创新
  • 27. (2023·月考) 观察下面某一朝代都城的中央机构分布图。关于这一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正确的是(   )

    A .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 B . 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 . 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D . 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 28. (2023·月考)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派阿美士德率团使华。在觐见嘉庆帝前关于觐见礼仪未与清达成一致,未入觐而回。嘉庆帝敕谕英王:“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失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维护宗藩关系的需要 B . 闭关锁国的保守心态 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29. (2024高二下·岳阳开学考) 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浙江余姚人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下列属于王守仁理论的是(   )
    A . 格物致知 B . 存天理,灭人欲 C . 知行合一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30. (2023·月考)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学对新的历史条件的反映,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一思想强调( )
    A . 经世致用 B . 民主共和 C . 自由平等 D . 重农抑商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3·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的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唐朝中枢行政示意图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 (2)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3. (3) 依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的中枢行政制度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 32. (2024高一上·麒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彻底崩溃,直至北魏统一北方,无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政策将土地和劳动力重新结合起来,北魏强大的中央集权则为均田制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另外,北魏早在建国时就曾实施“计口授田”的政策,将土地分授给民户耕种,这为后来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确立均田制,与此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庸的制度化,这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理自李羡於《论均田制的兴衰及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材料二  建中元年正月,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两税法,规定:“唯以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两税法以地税、户税为基础,把其他各种杂税吸收进来,统统以两税的形式来征收,其中明确规定租、庸、杂徭等全部省掉,不再另行征收。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固定的收税模式,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发徭役也以“和雇”为主,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业的产业经营具有了选择的空间。

    ——摘编自张琦《浅析“两税法”改革及其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简析两税法的影响。
  • 33. (2023·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说出两个)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