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东汉《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土地和粮食测量的内容;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这反映出( )
    A . 古代数学理论走向成熟 B . 交流互鉴推动文明进步 C . 亚洲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D . 科技服务生产生活实际
  • 2.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拜古庭帝国的统治者认为,防卫和恢复罗马帝国的疆土是对外战争唯一正义的出发点。有权实施对外战争的是罗马皇帝而非教会领袖,当时对外敌的描述也主要体现的是族群特征而非宗教差异。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战争观念( )
    A . 蕴含世俗性和政治性 B . 以开疆拓土的主导 C . 动摇了教会统治地位 D . 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 3.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叫法多样。但关于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史载记录不一,下表是有关玉米传入我国的史料,根据材料,我们可以认为( )

    出处

    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田艺蘅《留青日札》

    “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

    王象晋《群芳谱》

    “出西番,旧名番麦”

    注:明人眼中的西番(土),不仅指吐蕃,还包括传统西域异族番国

    A . 玉米可能经西域之地传入 B . 玉米的原产地具有多元性 C . 玉米经海上传入不可相信 D . 因史载混乱无法得出结论
  • 4.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 )
    A . 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 B . 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 .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D . 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 5.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如表反映了1835—1870年德意志地区(不含奥地利)与普鲁士建成铁路线的长度。由此可推知( )

    年份

    德国(不含奥地利)

    铁路线长度(千米)

    普鲁士铁路线

    长度(千米)

    1835

    6

    0

    1850

    5822

    3869

    1870

    18560

    11520

    A . 德意志地区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B . 德意志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 C . 普鲁士交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 D . 德意志地区的政治统一渐趋成熟
  • 6.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他的思想( )
    A . 影响了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的新教伦理 B . 适应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因与马克思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受其批判 D . 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 7.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阐述了一个原理:“私有制是万恶之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称:“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部分学者( )
    A . 重视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B . 肯定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进步作用 C . 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D . 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
  • 8. (2024高一下·深圳期中)  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
    A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B .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 D .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9.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1917年7月,英国驻美情报官员威斯曼汇报其与威尔逊会谈情况时表示,总统向其指出,“在美国已经准备以世界性大国的地位出现时,遍布这个国家的强烈情绪是要‘单独行动’,不让自己与任何外国形成联盟”。这表明美国(   )
    A . 意图主导战后秩序 B . 反对国际霸权主义 C . 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D . 奉行孤立主义政策
  • 10.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十月革命后,印度地下报纸刊载了印度人民祝贺十月革命的文件;土耳其安那托里亚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乡村都流传着有关十月革命的信息;中国李大钊在报纸上颂扬和分析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新纪元 B .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 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开始 D .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 11.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如图为193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四人的聚会》,图中四个人物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墙上还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该漫画反映的是( )

    A . 英法控制的国联无力制裁法西斯的侵略 B . 德国侵略的加剧促使战争进入全球阶段 C . 英法通过外交试图维护捷克的国家利益 D .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 12.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三国都( )
    A . 扩大了社会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B . 推动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C . 放弃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性作用 D .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
  • 13.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 )
    A . 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 B . 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 C . 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 D . 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
  • 14. (2023高二上·广州期末) 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
    A . 刚果政府权力扩大 B .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 . 冷战意识影响非洲 D . 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 15.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下面两图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整理的全球经济发展情况。这反映了( )

    图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图2金砖五国与七国集团对世界经济

    全球经济占比增长的贡献率对比

    A . 新型国际经济秩序形成 B . 区域经济发展的集团化 C . 全球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文明的传承与互鉴

    材料一 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通的便利,币制的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波斯统治者……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

    ——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波斯帝国推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明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17.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回顾历史,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家和人民有不同的“愿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器时代的愿景”

    19世纪30年代,作家兼革命家弗洛拉·特里斯坦(1803—1844年)游历英国时写道:我对英国无产阶级有所了解后,再也不认为奴隶制是人类社会最悲惨的制度了。奴隶一辈子不愁没饭吃,生病会得到照料。而英国工人和雇主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如果雇主不需要劳力,工人就会饿死。1836年,她写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傅立叶的学说含糊不清。”弗洛拉告诉手工业工人协会的成员:“如果你们继续分裂下去,就会失去力量,就会倒下,被种种不幸踏得粉碎!”弗洛拉还请求议会的一位托利党议员把他的衣服借给她穿,让她可以在公众席上旁听议会演讲(当时议会不对妇女开放)。

    ——摘编自【英】理查德·埃文斯《竞逐权力:1815—1914》

    材料二 “新兴国家的愿景”

    埃及的1952年革命推翻了以英帝国主义为靠山的法鲁克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正式当选为埃及共和国总统。1957年开始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他指出:“在我们致力于实现政治独立的同时,我们也为实现经济独立而努力。因为我们相信,没有经济独立的政治独立是没有价值的,而经济独立又使政治独立完全。”7月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接着把外国的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商业机构和代理处都收归国有。此前纳赛尔还出席了1955年的万隆会议,在发言中强调“各国都有义务尊重别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编自马云《1952年的埃及革命与纳赛尔政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弗洛拉的“愿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愿景”提出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赛尔的“愿景”及其为实现愿景所采取的措施。
  • 18.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图是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其中蕴含着史实和历史寓意。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史实和符合史实的寓意。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所揭示的联合国状况是怎样被打破的。
  • 19.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内容

    15世纪

    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岛屿

    16世纪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

    17世纪

    法国和英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

    17世纪末

    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18世纪

    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园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

    19世纪初

    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里,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尽管价格昂贵

    19世纪中期

    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越是贫穷的阶层,廉价的糖就越重要,消费也越多

    20世纪初

    蔗糖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1/5的热量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