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田庄台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7小题(共34分)
  • 1. (2024九上·盘锦期末)   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这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说明( )

    ①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③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发展

    ④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4九上·盘锦期末) 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

    ①是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变化的客观需要

    ②能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③就是指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启发我们(    )

    ①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②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024九上·盘锦期末)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C . 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 D .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5. (2024九上·盘锦期末)   2023年1月31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
    A . 是广泛的民主,是所有人都真正享有的民主 B . 就是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充分协商 C . 是抽象的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 D . 是真实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反映
  • 6.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应该(    )

    ①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②增强民主意识

    ③培养参与意识,激发参与热情

    ④自觉增强宪法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7. (2024九上·盘锦期末)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下列适合作为论据的有(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依法行政是政府行使职权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有“做什么”的实体法依据,还要有“如何做”的程序法规定。这就要求政府(    )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依法正确行使权力

    ③法定责任必须为

    ④法无禁止皆可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9. (2024九上·江阴月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对此,下列评论你不赞同的是( )
    A .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在宣传,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B . 中华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C .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D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 10. (2024九上·盘锦期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其他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下表数据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它告诉我们(    )

    资源种类

    土地

    耕地

    矿产

    河川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排名

    3

    4

    3

    6

    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

    1/2

    2/5

    1/2

    1/4

    1/3

    ①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资源大国

    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③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④当前我们应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2024九下·蕲春开学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    )

    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④启发我们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暂停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2024九上·盘锦期末) 民族平等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B .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虽承担的义务不同,但享有平等的权利 C .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14.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 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    )
    A .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B .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C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 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放弃
  • 15.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几年后,他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梦”给出了更详细的实现路径。“中国梦”赢得国际政要频频点赞。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不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④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6. (2024九上·盘锦期末) “中国力量”,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③个人的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是可有可无的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7. (2024九上·盘锦期末) 年年岁岁有春晚,岁岁年年颇不同。2022央视春晚可谓是为百姓奉上了一道除夕文化大餐,亮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主要表现在( )

    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展现中国风貌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 18. (2024九上·盘锦期末)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体现于新思想、贯穿在新征程、承载着新目标、落实在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使命感成为十九大报告中的一条“精神脉络”。

    材料三:行进在新的水域,中国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更高瞻远瞩地擘画了之后30年的发展蓝图,发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是什么?
    3. (3) 2020年之后30年,我国的“发展蓝图”是什么?
  • 19. (2024九上·盘锦期末) 40余年呕心沥血,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像一位满怀期盼的父亲,目睹了国产军舰首次远航出访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青岛舰遨游三大洋,环绕地球一周;武汉舰和海口舰穿越印度洋,长驱亚丁湾劈波斩浪……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不具备建造驱逐舰的能力。建造一艘中国人自己的驱逐舰,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前提,更是中国舰船设计者共同的梦想。“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1966年,潘镜芙以设计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身份,开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
    1. (1) “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这体现了潘镜芙院士一种怎样的情怀?
    2. (2)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 20. (2024九上·盘锦期末) (共5分)顺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村委会(居委会)成员结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村委会(居委会)凝聚力,提高村委会(居委会)的服务水平,从2017年5月起,我市全面拉开了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截至11月30日,我市各地村民(居民)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来管理自己身边的各项事务。
    1. (1) 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各是什么?
    2. (2)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是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
  • 21. (2024九上·盘锦期末) 材料一: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共商国是,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2018年2月20日下午,深圳市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网络平台正式开通,市民只要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上网,就能轻松地实现与代表直线联系。此次开通代表联络站网络平台,意味着深圳市的156个代表社区联络站迈入“互联网+”时代,市民找代表有了网络通道,可以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材料三:李强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中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方式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深圳市民通过社区联络站网络平台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属于行使哪项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有何意义?
    3. (3) 阅读材料三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 22. (2024九上·盘锦期末)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材料二:侯云德院士,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敏锐地捕捉到基因工程这一新技术,利用这种新技术,成功研制出用于治疗肝炎、肿瘤的国际上独创的国家Ⅰ类新药产品;他没有固守书斋,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传染病防控药品;89岁高龄的侯云德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和相关部门领导、同事分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二概括侯云德具有哪些创新的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