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诗描述了人的衰老现象,下列有关人体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衰老的肝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 B . 抑制端粒的缩短会加速细胞衰老的进程 C . 自由基能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导致细胞衰老 D . “青丝成雪”的原因是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过高
  • 2.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需在低温条件下培养根尖 B . 均需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漂洗根尖 C . 均直接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 . 均需要观察分生组织的细胞
  • 3.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一项利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代替传统的生物发酵,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供治疗人类疾病或用于保健的活性蛋白质的现代生物技术。科学家已在牛和羊等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表达出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等重要药品。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③形成的重组质粒具有人的药用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即可 B . ④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 C . 在转基因母牛的乳腺细胞中人的药用蛋白基因才会得以表达,因此可以从乳汁中提取药物 D . 该技术生产药物的优点是产量高、质量好、易提取
  • 4.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思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转化因子是DNA B . 艾弗里利用加法原理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C . 赫尔希和蔡斯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D . 上述科学家实验思路的共同点是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 5.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与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中。下图为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应分别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得到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 B . 实验一中a的放射性很高,b的放射性很低,说明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 C . 实验二中过程③保温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导致c的放射性强度偏低 D . 该实验设计思路的关键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 6.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 .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 .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 .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 7.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 . 146和144 B . 144和145 C . 145和146 D . 146和145
  • 8.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在某一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0%,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60%,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0%。已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丧失生殖能力,则该种群的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 B . C . D .
  • 9.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 雌配子:雄配子=1:1 B .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 10.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贮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降低有机物消耗。下列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
    A . 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B . 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C . 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D . 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 11.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 .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 D .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12.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 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 13.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且两对基因完全显隐性)分别控制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植株甲与植物乙进行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B . 若子一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C . 若子一代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D . 若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4种情况
  • 14.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了正反交、杂交、自交和测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交和测交都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 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C . 培育所需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要利用测交和杂交 D . 孟德尔做正反交实验的目的是判断豌豆性状是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的
  • 15.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对全缘叶是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羽裂叶的植物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让该羽裂叶植株自交 B . 与全缘叶植株杂交 C . 与纯合羽裂叶植株杂交 D . 与杂合羽裂叶植株杂交
  • 16.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足够的相关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B . 制作模型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C . 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D . 制成的模型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化学键都是氢键
  • 17.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灭绝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B .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既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捕食实现,也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 C .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 .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可作为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一论点的证据
  • 18.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 . 1/8 B . 1/4 C . 1/2 D . 3/8
  • 19.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
    A . 2个氢键 B . 3个氢键 C .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D .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20.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AGGATCC—3',那么它的互补链序列是( )
    A . 5'—CCTAGGA—3' B . 5'—GGATCCT—3' C . 5'—AGGATCC—3' D . 5'—TCCTAGG—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 21.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细胞的正常增殖是机体维持稳态的前提,染色体分离异常可以导致机体患病,甚至出现细胞癌变,异常分裂可能引发个体患病,细胞一旦癌变并逃过免疫监视,稳态会被打破,甚至危及生命。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观察染色体时,要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根据可判断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
    2. (2)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试描述细胞①的染色体的行为特点:,细胞③的名称是。据图推测,正常情况下,细胞③及与细胞③同时形成的细胞最终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3. (3) 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小组统计了对照组和丹参酮给药的实验组48h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如下表所示:

      组别

      G1

      S

      G2+M

      凋亡率

      对照组(%)

      55

      36

      9

      5.6

      实验组(%)

      67

      24

      9

      32.6

      丹参酮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期。请结合以上分析,请解释丹参酮抗癌的机理:

  • 22.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甲图可看成DNA的复制方式是此过程遵循了原则。
    2. (2) 指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7,8,10。由乙图可看出DNA的基本骨架由(填图中序号)交替连接而成
    3. (3) 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其中A是酶,B是酶。
    4. (4) 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
    5. (5) 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23.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脆性X综合征(FXS)主要与X染色体上的FMRI基因5'端非编码区的CGG/GCC序列重复有关。图1是FMRI基因内(CGG)。序列重复次数与人的表型改变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导致脆性 X 综合征出现的变异类型是
    2. (2) 人体细胞中的FMRI基因内(CGG)。序列重复次数为55~200次之间,会导致细胞中相应的mRNA和FMRI基因编码蛋白的量分别比正常人(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从而引发部分男性和女性出现异常症状。
    3. (3) 研究发现,不同的变异类型会发生以智力障碍和发育畸形为特征的不同临床症状。在图2所示的M家庭中,致病基因是由突变导致的(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图3表示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致病机理(相关基因用T、t表示)。

      ①根据图2判断,M家庭所患的遗传病是染色体(填“显”或“隐”)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为1%,则女性人群中携带者的基因频率为

      ②图3判断,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变异类型属于

    4. (4) 对遗传病进行检查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通常通过等手段。
  • 24.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下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通过不同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C育种途径中B表示过程,所得单倍体植株具有的特点。
    2. (2) A→D育种途径的原理是。与该途径相比,A→C育种途径的优点是
    3. (3) 图中所示育种途径中,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是E方法,原因是。为判断该育种方法获得的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是否发生了变化。
    4. (4) F途径需用处理水稻萌发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检查该育种是否成功,可取水稻分生组织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 25. (2023高一下·大同期末)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一类抗生素。为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四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分别标记①—④。①区域放一张不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②—④区域各放入一个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将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12~16h,结果如下图。

    步骤二:挑取该平板上位于抑菌圈边缘菌落上的细菌配制成菌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培养至第3代,观察、测量并记录每一代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异一般来源于,该变异产生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使用(填“前”或“后”)。
    2. (2) 本实验可以根据判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选择作用。步骤二中从抑菌圈边缘菌落挑取细菌,原因是该处的细菌可能具有
    3. (3) 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下表数据。


      抑菌圈直径/cm

      区域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2.26

      1.89

      1.62

      2.41

      191

      1.67

      2.42

      1.87

      1.69

      平均值

      2.36

      1.89

      1.66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说明细菌的耐药性。从进化的角度解释细菌耐药性变化的原因是

    4. (4) 该小组同学将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替换为含有卡那霉素的相同圆形滤纸片,从第3代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接种,重复培养3代;又在抑菌圈边缘重新挑取细菌培养,恢复使用含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滤纸片,测得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大于第三代的平均值1.66cm。这一结果为我们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提供的思路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当细菌耐药率超过一定值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