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 1.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风景图片中所体现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冰雪融化 C . 风力发电 D . 晨霜晓露
  • 2. (2024九上·合肥期末) 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少量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给液体加热
  • 3.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为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 4.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甘草酮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 . 甘草酮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6 D . 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5. (2024九上·合肥期末) “碳达峰”是指中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下列做法不利于“碳达峰”的是( )
    A . 工地废气处理后排放 B . 多种树,扩大绿化面积 C . 冬奥会使用氢能源汽车 D .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春节气氛
  • 6.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酒精用来作燃料 B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C .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D . 水用于灭火
  • 7. (2024九上·合肥期末)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1:2 B . 一氧化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 . 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 D . 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 8.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热 B .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液体中有气泡生成,固体消失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 9.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 天然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易被压缩 C . 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1.67×1021——水分子很小 D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10. (2024九上·合肥期末) 如图均为教材中的实验或实验改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 . 过程中小气球体积会一直胀大,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C . 右边烧杯中的水先变红,该实验目的是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11. (2024九上·合肥期末)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 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C . 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2.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消防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②存放易燃物时,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③发现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油烟机

    ①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用于激光技术

    不可燃也不助燃,可用来灭火

    ③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用作烟幕弹

    C.节约资源

    D.生活经验

    ①提倡使用太阳能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农业灌溉采用滴灌

    ①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

    ②食品包装中抽真空防腐

    ③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3. (2024九上·合肥期末)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 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 (2) 写出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3. (3) 由上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时应选择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 .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并造成酸雨 C . 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 , 产生O2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 14. (2024九上·合肥期末) 小岩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④的名称
    2. (2)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该装置还可以制取
    4. (4)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为
  • 15. (2024九上·合肥期末) 小玲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想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和烧杯,还有,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 (2) 操作②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作用。
    3. (3) 想知道经净化后得到的液体D属于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进行区分,若液体D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其硬度。
  • 16. (2024九上·合肥期末) 化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1. (1) 探究实验一:维C泡腾片产生的气泡中气体的成分。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将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失重环境下,泡腾片不断产生气泡,却始终不会离开水球。某研究小组对泡腾片产生的气体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科学探究,买来了一瓶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如图1),将它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 , 因为

    2. (2) 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分析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没有复燃
      由上述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步骤②的实验现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氧气,理由是
    3. (3) 探究实验二: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比较蒸馏水、澄清石灰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如图1,分别将蒸馏水与澄清石灰水注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得到装置内压强与时间关系如图2,曲线Ⅰ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曲线Ⅱ表示注入澄清石灰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从图2的实验曲线分析,吸收效果较好的试剂是

      ②某同学分析图2中曲线Ⅰ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问你同意他的推断吗?(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③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是(写一点)。

  • 17.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CO2转化为清洁燃料CH4 , 其反应的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理论上8.8gCO2可以转化为多少gCH4?(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