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的“中国智慧”
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冬奥场馆建设凸显绿色、科技、自主创新等特色,是最新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场景。
在低碳能源应用方面,张北柔直工程采用了我国原创的、领先世界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满足冬奥场馆的用电需求,预计冬奥期间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所谓“柔性直流”,就是灵活可控直流的意思。该输电技术具有可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出现换相失败、换流站间无需通信以及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优点。通过这项技术,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转化的绿电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不仅可以把时断时续、不稳定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转换成稳定的电能,还能进行清洁能源的储存、调配,是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世界级难题的“中国方案”。
在新能源材料方面,我国自主开发出的硫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具有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且能够发电,有弱光性能好、抗衰减等特点,是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发电玻璃”之所以能发电是因为在玻璃表面,涂抹了一层硫化镉,具有了光电转化的功能。与常见的太阳能电板不同,生产同样一块发电玻璃所消耗的时间很短,成本更低,转化效率更高。硫化镉发电玻璃分别应用于国家速滑馆和张家口冬奥会场馆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以及赤城奥运走廊项目,践行了绿色办奥的宗旨。
在智慧场馆方面,国家体育馆启用了地磁导航、电子围栏,实现场馆室内高精度导航。其中,地磁导航是一种无源自主导航技术,由于地球上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磁场大小和方向与之对应,并且与该点的三维地理坐标相匹配,通过不同地域的地球磁场数据确定位置,使它具有“向导”功能。地磁导航不像卫星导航那样需要依赖外界设备传输电磁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生存能力。借助这一服务系统,观众可自主导航找到座位;而管理人员也可实时获取场馆内人员位置信息。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2023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这次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2023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垃圾分类与垃圾处理
广东省每天产生将近12.4万吨的生活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因此垃圾分类和科学处理尤为重要。目前采取的垃圾分类方法为“四分法”,即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1号、5号、7号等于电池是低杀或者无汞电池,不属于有害垃圾。但纽扣电池、电子产品用的锂电池、电动车电瓶等铅蓄电池和镍镉充电电池仍需作为“有害垃圾”进行回收。
垃圾处理厂对回收后的部分垃圾进行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等处理,并把适合焚烧的生活垃圾进至焚烧厂,每充分燃烧1kg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大约为4.19×106J。焚烧垃圾产生的能量能够把水加热成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进行发电。每充分燃烧1kg生活垃圾可产生的电能大约为10.3×106J。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液,约占焚烧前垃圾重量的五分之一,可用于制造生态建材等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垃圾发电不仅能变废为宝,产出电能,还能节约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