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宜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 1. (2023七上·宜阳期中)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如图位于M处的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二里头遗址
  • 2.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如表两则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云南元谋县

    出土文物:炭屑和烧骨化石

    史证价值: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证价值: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 .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B .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 . 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 D . 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 3.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右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 )

    A . 取火 B . 耕地 C . 纺织 D . 制陶
  • 4. (2024七上·威宁期末) 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适合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合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上述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粮食作物不同 B . 生产力水平不同 C . 自然环境不同 D . 建筑观念不同
  • 5.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大禹治水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舜去世后,他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该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 华夏族的形成 B . 禅让制的实行 C . 世袭制的确立 D . 早期国家的产生
  • 6. (2023七上·宜阳期中)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工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7. (2023七上·宜阳期中) 西周初期,周王朝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科举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 8. (2023七上·宜阳期中)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 )

    A . 司母戊鼎 B . 勾践剑 C . 铁农具 D . 五铢钱
  • 9. (2023七上·宜阳期中)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战国
  • 10.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如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 . 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 .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商朝铜器工艺高超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11. (2023七上·宜阳期中) 梁启超在《世界伟人》中这样记载:“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时代、—社会,而孔子之教育,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A . “有教无类” B . “无为而治” C . “兼爱” D . 以法治国
  • 12. (2024九下·南城) 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
    A . 周王室衰微 B . 井田制废除 C . 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13. (2024九下·银川模拟)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西学传入中国
  • 14. (2023七上·余江期中) 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 统一中国 B . 焚书坑儒 C . 轻徭薄赋 D . 重文轻武
  • 15. (2023七上·宜阳期中) 下图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

    A . 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 . 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C . 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 . 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 16. (2024·从江模拟)  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 . 文化交流 B . 地方控制 C . 思想统治 D . 经济开发
  • 17.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秦朝,在都城咸阳生活,你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 18.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工程的统称。秦时期修筑的长城( )
    A .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B . 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C . 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 19.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农民去渔阳戍守长城的途中,遇雨失期引发了一场秦末农民 大起义,被称为(   )
    A . 大泽乡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赤眉、绿林起义 D . 黄巢起义
  • 20. (2023七上·宜阳期中) 史料按照价值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指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可直接作为历史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 . 《楚汉相争》连环画 B . “汉并天下”瓦当 C . 《大汉帝国》纪录片 D . 《大秦赋》电视剧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郭沫若

    1. (1) 材料一中《神农教稼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
    3. (3) 材料三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主要是什么农作物?
  • 22.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王朝更替”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二

    1. (1) 请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表格。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纣王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幽王

    2. (2) 根据图片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他们的事迹对我们后人有何启示?
  • 23.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1. (1) 分析材料,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2. (2) 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4.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学派

    人物

    主张

    春秋时期

    “无为而治”

    儒家

    核心思想是②,提出“仁者爱人”。

    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法家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 (1) 请将表格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2. (2) 材料中“激烈变革的时代”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后世是如何践行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举一例即可)
  • 25. (2023七上·宜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政治改革最彻底,改革措施的执行比较连贯,因而发展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君主集权体制和高效率的国家机器运转机制。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 (1) 材料一中的能够反映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指出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材料二中的文字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 (3) 综合上述材料,为其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