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南风古灶烧制的陶瓷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陶瓷制作过程的部分步骤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①采集瓷石瓷土      ②陶洗澄淀细瓷粉

    ③制作瓷坯     ④入窑烧成

    上述陶瓷制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 2.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南风古灶烧制的陶瓷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陶瓷制作过程的部分步骤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①采集瓷石瓷土      ②陶洗澄淀细瓷粉
    ③制作瓷坯     ④入窑烧成
    步骤②中获得细瓷粉,涉及类似过滤的操作。实验室中过滤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 . 烧杯 B . 漏斗 C . 量筒 D . 玻璃棒
  • 3.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南风古灶烧制的陶瓷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陶瓷制作过程的部分步骤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①采集瓷石瓷土      ②陶洗澄淀细瓷粉
    ③制作瓷坯     ④入窑烧成
    对陶瓷厂周围空气环境监测时,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A . CO B . CO2 C . NO2 D . 可吸入颗粒物
  • 4.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化学语言简洁且含义丰富,下列对“2”的表达正确的是
    A . 2O:表示2个氧元素 B .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 C . H2O: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分子 D . :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
  • 5. (2024九上·南海期末) 森林防火宣传栏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 B . C . D .
  • 6. (2024九上·南海期末) 下列有关科学家主要贡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B . 张青莲:精准测量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奠定近代化学基础 D . 阿伏加德罗:通过大量定量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 7. (2024九上·南海期末) 下列消毒杀菌药物的主要成分中,不属于化合物的是
    A . C2H5OH B . I2 C . H2O2 D . HClO
  • 8. (2024九上·南海期末)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常温偏二甲肼(C2H8N2)为燃料。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由碳、氢和氮原子构成 C . 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碳、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4:1
  • 9.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是部分元素周期表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元素的符号是Al B . 三种元素位于同一族 C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g D . 硫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 10. (2024九上·南海期末) 石墨烯是从石墨剥离出的单层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说法正确的是

    A . 构成:碳原子 B . 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与金刚石一致 C . 性质:常温下活泼,不能稳定存在 D . 用途:用作绝缘材料
  • 11.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兴趣小组做“大象牙膏”实验:向锥形瓶中依次加入H2O2溶液、洗洁精、少量色素,振荡后,加入KI溶液,观察到大量泡沫喷涌而出(如图所示)。

    实验要注意安全,以下行为错误的是

    A . 实验前先戴护目镜 B . 实验中手一直紧握锥形瓶 C . 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 . 实验后用抹布擦干净实验桌
  • 12.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兴趣小组做“大象牙膏”实验:向锥形瓶中依次加入H2O2溶液、洗洁精、少量色素,振荡后,加入KI溶液,观察到大量泡沫喷涌而出(如图所示)。

    本实验中KI作为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B . 不加催化剂反应不能进行 C . KI溶液改变了反应速率 D . KI溶液不能被其它物质代替
  • 13. (2024九上·南海期末)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借助筷子将酒倒入瓶口较细的容器中

    筷子可用于搅拌液体

    B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晒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云雾景象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D

    用洁厕灵(含盐酸)除垢(含CaCO3)

    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4九上·南海期末)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氢弹核聚变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的中子数相同 B .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 . 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D . ④带正电荷
  • 15. (2024九上·南海期末)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探究分子在运动

    B.探究可燃物燃烧

    的条件

    C.探究CO2与水反应

    D.探究O2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 16. (2024九上·南海期末) 生活离不开水。小明学习了《自然界的水》后开展“水”主题相关研究。
    1. (1) I.认识水
      小明用图1装置模拟电解水实验,b极产生的气体是

    2. (2) II.净化水

      小明模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河水→加明矾絮凝剂→过滤(自制过滤器如图2所示)→加吸附剂。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剂常选用的试剂是

    3. (3) 河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高,经题图2装置过滤后得到(填“硬水”或“软水”),可用进行鉴别。
    4. (4) III.爱护水

      小明查阅生活水费单(见图),总费用包含水资源费和。你从实行水费分级收费得到的启示是

      上期抄表数587

      本期抄表数647

      本期用水量60

       

      用水量(m3)

      单价(元/m3)

      金额(元)

      水资源费

      第一级≤23

      23<第二级≤36

      第三级>36

      1.75

      2.63

      5.25

      40.25

      34.19

      1269

      污水处理费

      1.1820

      70.92

  • 17. (2024九上·南海期末)

    杭州亚运会火炬

    火炬燃料有含镁燃料、丙烷及氢气等,氢气作燃料虽能零碳排放,但储运成本高安全性低。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首次采用零碳甲醇(CH3OH)液态燃料。甲醇燃烧生成CO2和H2O,利用回收的CO2与H2又可重新合成甲醇(如图1)。

    杭州亚运会火炬有很多创新点(如图2)。火炬有内外火焰出火口,内火焰腔体下设置进风口,确保内火焰稳定喷射燃烧。设置了预热管,中间段在内火焰上方,能加热管内燃气。遇大风时,若火炬外出火口熄灭,内火焰出火口依然保持喷射状态,外出火口重新被点燃,实现“风吹不熄”。

    1. (1) 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的缺点是
    3. (3) 甲醇预热过程中分子间距(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醇燃烧过程中转化为热能,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
    4. (4) 火炬能“风吹不熄”的原因是

      a.内部火焰保持喷射

      b.隐藏式进风口持续提供氧气

      c.预热降低了燃料的着火点

    1. (1) I.氧气、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

      装置A制取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组装随开随停制取CO2的装置,需选择仪器盒中的d、e和
    2. (2) 氧气的性质实验: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满O2的集气瓶,观察到的是现象是,产物中Fe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加入,防止集气瓶炸裂。

      处理后

    3. (3) II.自制简易CO2吸收及供氧器

      利用回收材料制备一次性CO2吸收器(如图),O2发生器内先放入红砖粉末,倒入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作为CO2吸收剂的固体是

      a.CaCO3      b.Ca(OH)2      c.MnO2      d.CuO

  • 19. (2024九上·南海期末) 烧陶瓷窑炉所用燃料经历了柴、煤、油、天然气等变迁。兴趣小组研究燃料组成及燃料产物,帮助了解窑炉燃料的发展。
    1. (1) I.煤窑
      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烧煤产生的SO2对环境的危害是
    2. (2) II.油窑

      油窑使用油类燃料。小组同学研究油窑燃料的元素组成: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样品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

      含氢元素

      2

      往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元素

    3. (3) 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燃烧产物中含碳氧化物的成分,设计如下方案:

      查阅资料:NaOH溶液可吸收CO2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

      猜想2:有CO和CO2

      实验过程:为检验含碳氧化物的成分,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燃烧后气体→(填字母)→A→尾气处理装置。

      得出结论:实验中观察到,猜想2成立。

    4. (4) III.气窑

      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为燃料,控温更准确,烧制陶瓷更匀整。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研究结论:小组同学通过研究,认为陶瓷燃料朝低碳方向发展。根据此理念,可发展为烧制陶瓷更理想的燃料是
  • 20. (2024九上·南海期末) 我国汉代炼铁技术已比较成熟,其基本流程如下:

    ①选址:背靠山岗之处焚烧树木以得木炭;

    ②筑炉:以石英砂和粘土夯筑而成,设有鼓风管;

    ③选矿:选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炼铁,木炭为燃料;

    ④熔炼:木炭转化为CO,铁矿石还原成铁水;

    ⑤铸造:将液态铁水倒入模具制作生铁用具。也可将铁水引入方塘(如图),搅拌,生铁内的硫、锰、硅、碳等元素被氧化,制成熟铁。

    1. (1) 木炭在炼铁中有两个作用:燃烧提供热量及
    2. (2) “熔炼”中,从燃烧角度分析,对炼铁炉鼓风作用是
    3. (3) “铸造”中搅拌铁水的原因是,试推断生铁比熟铁含碳量(填“高”“低”)。
    4. (4) 借助价-类图方便了解含铁物质的转化(如图):

      ①B的化学式是,图中过程(填“a”、“b”、“c”或“d”)代表“熔炼”过程。

      ②若C为FeSO4 , A转化为C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溶液与金属锌反应转化为A后溶液(不包括固体)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1. (2024九上·南海期末) 甲醛(CH2O)是空气污染物,石墨负载MnO2催化甲醛氧化原理如图1所示:

    1. (1) 甲醛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图1中含氧质量分数最低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2. (2) 抽取某室内空气样品1m3 , 所含甲醛充分氧化(CH2O+O2H2O+CO2),产生的CO2质量为0.22mg。求1m3该空气样品中甲醛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是否超标(最大限值为0.08mg/m3)?
    3. (3) 不同催化剂、温度对甲醛催化转化的影响如图2所示,效果最好的是(填曲线序号)。以单位时间内甲醛转化为CO2的百分数衡量催化转化速率,100℃时,γ-MnO2与β-MnO2催化的速率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