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入学联考历...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从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的过程。而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增加,从而促使文字产生。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由此可推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  )
    A . 剩余产品的出现 B . 早期国家的形成 C . 农业的不断发展 D . 冶炼技术的进步
  • 2.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罗马共和国中后期,行省总督对其辖区的搜刮愈发严重,行省居民抱怨日盛。在元老院的干预下,罗马设立常设审判法庭,由独立陪审团负责调查和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 . 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B . 司法审判程序严密 C . 实现了司法的独立 D . 重视发挥法治作用
  • 3.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转运的货物非常多,有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这可用于说明拜占庭帝国(  )
    A . 中介贸易发达 B . 对外政策开放 C . 商业环境宽松 D . 经济制度先进
  • 4.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日本“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对电仓、田庄的拥有权,但仍然赐予大夫以上官职的人以食禄的封地,并根据官职大小各有差别。贵族们由此获得了位田、职田、功田、赐田以及食封禄等多种补偿。这表明大化改新(  )
    A . 削弱了幕府统治地位 B . 注重保持改革稳定性 C . 完善了土地分配制度 D . 导致了贵族势力膨胀
  • 5.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如表所示为达•伽马远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人员构成统计情况。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是(  ) 

    主要职务

    人数/人

    船长、舵手

    3

    一等水手、普通水手

    30

    保管、外科医生

    2

    制绳匠、木匠、捻船缝匠、制桶匠、铠甲头盔匠、厨师

    6

    A . 专制政权的全力支持 B . 国际劳动分工的细化 C . 远洋航行能力的提高 D . 对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 6.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了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自17世纪开始,荷兰垄断了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直到18世纪中叶这一局面才被法国和英国打破。这折射出(  )
    A . 传统航路开始走向衰落 B . 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C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 D . 欧洲国家实力的变迁
  • 7.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大兴职业教育,创办了大批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实科学校、专科学校主要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社会底层儿童开设。这一现象(  )
    A . 迎合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 . 说明德国教育开始世俗化 C . 凸显德国教育的公益性 D . 展现了德国基础教育成就
  • 8.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国巴黎改组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组织成立了“德国工人俱乐部”,决定把当时侨居在法国的德国工人和革命者组织起来,号召他们回国参加革命。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  )
    A . 把法国作为欧洲革命的中心 B . 促使工人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C . 积极组织工人参与社会变革 D . 改变了阶级斗争的策略方针
  • 9.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玻利瓦尔在1821年致函哥伦比亚议会议长,支持给奴隶的子女以自由。1824-1825 年,玻利瓦尔在秘鲁和玻利维亚亲自主持颁布关于印第安人权利的法令和把土地分配给土著居民的法令。材料反映出拉美独立运动(  )
    A . 强调分化殖民者阶级基础 B .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C . 形成了较广泛的统一战线 D . 实现了殖民地之间的联合
  • 10.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一战期间,俄国发行了一张名为“理想社会的秩序”的明信片(如图所示),一个穿着德国军装的巨型野兽用代表军国主义的钉盔,压住俄国艺术家、学者、家庭妇女和工人。该明信片(  ) 

    A . 意在唤醒德军的良知 B . 是俄国政府战争政策的产物 C . 号召协约国并肩作战 D . 体现了俄国对法西斯的畏惧
  • 11.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该学者意在说明雅尔塔体系(  )
    A .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B . 破坏了国际秩序稳定 C . 凸显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 . 成为美苏交恶的根源
  • 12.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自2001年以来,国际社会开始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称为“金砖四国”(BRIC)。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10年随着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这反映出(  )
    A . 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日益增强 B . 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出现剧烈变动 C . 发展中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D .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
  • 13.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2022年8月,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截至2021年年底对华到期的23笔无息贷款债务。中国将继续通过融资、投资、援助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非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持续扩大自非洲的进口。材料体现出(  )
    A . 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发生变化 B .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 C .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 D . 中非经济进入共同发展的阶段
  • 14.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中朝(官僚机构衙署在宫内,故亦称内朝)作为中央决策机构。一些中下层官员如侍中、常侍、散骑可以进入中朝,而丞相及以下至六百石官员为外朝(官僚机构衙署在宫外,故称外朝)。汉武帝此举(  )
    A . 提高了决策效率 B . 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 . 完善了选官制度 D . 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力
  • 15.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在卡特政府接受中方要求,决定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并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后,白宫坚持形式上要恪守美国在建交公报中对北京的承诺,遭到了亲台反共保守议员的反对,经过多轮辩论,美国国会两院即于1979年3月先后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这一事件可用来说明美国(  )
    A . 政治权力架构存在局限 B . 国会的地位高于总统 C . 民主体制内部矛盾尖锐 D . 两大政党保持一致性
  • 16.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1912年,中国出现了300多个各种大小政党团体。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这使得当时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蔚然成风。这表明当时( )
    A . 政党政治呈现活跃局面 B . 民主思想开始得到传播 C . 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D . 普通民众参政意识强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薄伽丘在《十日谈》里揭露教会的罪恶以及教徒们的虚伪,实际上批判的是宗教对人性的迫害。但丁的《神曲》,用诗歌的形式来抨击教会的黑暗统治,揭露了基督教教义中的禁欲主义的罪恶。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的人物息息相关,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形式以小说和戏剧为主,这主要缘于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学样式的故事表现能力比较强,便于通过较长的篇幅来表达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便于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对于资产阶级进行思想宣传有很大的帮助。相对来说,诗歌和散文都是便于抒情的,但其表达内容有限,不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摘编自程颜、张海洋《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特点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并指出其史料价值。

  • 18.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出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 19.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1年列宁开始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与50多年后中国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具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其结局却大相径庭。同途而殊归,其中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摘编自赵大兴《同途殊归——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败原因比较分析》

    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 20. (2023高二上·福建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大大小小数百次政治及经济上的改革,虽然历史上改革采用了改良、改制、变法、维新、更化等不同的说法,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改革,只是各种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别。依照古人的解释,“改革”一词意味着“鼎新革故”,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改革”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 

    ——摘编自张美兰、陈佰江《回眸中国古代的改革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变法或者改革,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