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说和做—...

更新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头(shū)  序(chì) B . 越(zhuó)  小(kái) C . (bài)  果(shuò) D . 然(hè) 白(piǎo)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B .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 . 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 .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3.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B .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要给我们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③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而出。

    ④这个方面,情况就____,而且一反既往了。

    A . 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 . 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 . 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 . 衰微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 5. 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 .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平沙:平旷的沙漠。 D .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二、基础知识综合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探,有如向地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 钻得越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____(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____(lì)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____(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目不(kuī)园 (lì)尽心血 深(xiāo)灯火

    2. (2) 给语段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zuān  B.zuàn)

      (A.kē B.qiào)

      (A.qì B.qiè)

      (A.líng  B.níng)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均出自,句式工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实际上是指闻一多在寻找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B .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说明探索中华民族觉醒的道路才刚刚起步,甚至是止步不前。 C .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典籍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的情形,表现他潜心治学的专注。 D .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中的“它”指深夜里的灯火,反映了闻一多先生在深夜里进行学术研究,只有深夜灯火相伴而感到孤单、寂寞。
三、综合性学习
  • 7. 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介绍闻一多。
    2. (2) 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唐诗杂论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 (3) 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结束语。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A】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C】希望闻一多的精神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被发扬和继承。

      ①【A】处画线句子的方框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③【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和“”调换位置。

四、填空题
  • 8. 文学常识对对碰。
    1. (1) 本文的作者是,他是闻一多的学生,被誉为“”,代表作有诗集《》等。
    2. (2) 闻一多,本名,他是我国著名的,代表作有诗集《》《》等。
  • 9. 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
    1. (1)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 (2)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3. (3) 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4.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5. (5)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五、现代文阅读
  • 10. (2021七下·河西期中)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表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来,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衡。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1. (1) 最能概括选文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B . 闻一多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文化药方。 C . 几年辛苦,完成《唐诗杂论》一书。 D . 闻一多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2. (2) 选文引用了杜甫的事例,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明自古以来,诗人大多不注重仪表的修饰。 B . 以杜甫的例子衬托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勤奋精神。 C . 说明当时社会黑暗,诗人满怀愁绪,无心料理自己的生活。 D . 作者特别推崇、欣赏杜甫晚年勤奋学习的精神。
  • 11. 8005阅读

    钓鱼大夫

    汪曾祺

    ①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②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③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随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直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钓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④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⑤王淡人的家很好认。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大门总是开着的,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妙手回春”……

    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⑦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⑧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⑨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⑩去年闹大水。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这真是玩命的事!

    ⑪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⑫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⑬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

    ⑭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他吃喝嫖赌抽大烟,败光了家业。某天夜里,他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⑮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⑯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⑰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⑱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⑲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1. (1) 王淡人做了哪些“傻事”?请分条概括。
    2. (2)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这样”指什么?文章开头写王淡人钓鱼有何作用?
    3.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主人公王淡人是怎么一个人。
    4. (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的理解。
六、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