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祭祀遗存,包括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出土了各种人物塑像、事神玉器以及造型奇特的彩陶遗物。这表明红山先民(  )
    A . 原始生活受神权影响 B . 完善了宗教治理体系
    C . 把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 阶级分化的程度加深
  • 2.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儒家和墨家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庄子崇尚老子,倡导自然,韩非主张彻底抛弃文学、忠信、仁义、贤智,“一断于法”。此外,还有“离坚白”和“合同异”的名家,以及阴阳家、纵横家等等。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   )
    A . 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 B . 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C . 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 D . 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
  • 3.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岭南之地并入秦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然而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这一措施(  )
    A . 旨在应对战后不稳定的局面 B . 为秦顺利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 . 阻碍了秦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D . 直接导致秦政权的二世而亡
  • 4.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 

    A . 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 B . 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 . 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 D . 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 5.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将汉族地主武装与鲜卑部落兵融合,并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
    A . 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 B . 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 . 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 D .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 6.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该材料可以用来论证(  ) 

    A . 经济衰退影响地方行政设置 B . 移民多寡决定了机构设置
    C . 该地区已经成为独立行政区 D . 经济格局变动的历史进程
  • 7.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如图为刘炜在《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

    A . 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 . 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 . 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 .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 8.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遭某节度使刺杀,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上书鸣冤,请求严惩凶手,但白居易此举触犯“非谏官,不应先于谏官言事”的条令,被贬为江州司马。此事主要说明当时(  )
    A . 中央与藩镇矛盾难以调和 B . 宰相地位受到威胁
    C . 皇帝与太子之间矛盾突出 D . 谏议制度职权分明
  • 9.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剑桥中国宋代史》中写道:“10~13世纪,亚洲内陆国家治国才能的快速发展允许其在北部边境的国家供养强大的军队,这在数量上和财富上抵消了农耕经济下的宋王朝的优势,在东亚削弱了中原王朝宋的实力。”这反映当时(  )
    A . “闭关锁国”政策的初步萌芽 B . “冗兵”的社会弊端日益凸显 C . 宋王朝农耕经济优势的丧失 D . 各民族政权形成了对峙局面
  • 10.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表格为科举制大事年表,表格反映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是(  ) 

    年代

    事件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开始设置武举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封弥(糊名法)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

    殿试誊录

    A . 九品中正制的固有弊端 B .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C . 科举制更加科学和实用 D . 科举制趋向公正公平
  • 11.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
    A . 是上传下达政令的行政之路 B . 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巨大冲击
    C . 有利于提升边疆治理的效能 D . 直接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 12.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 . a-④、b-②、c-③、d-① B . a-④、b-③、c-②、d-①
    C . a-④、b-③、c-①、d-② D . a-①、b-②、c-③、d-④
  • 13.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元代理学家刘因说:“礼乐射御书数,古之所谓艺也,今人虽致力而亦不能,世变使然耳。今之所谓艺者,随世变而下矣,虽然,不可不察也。诗文字画,今所谓艺,亦当致力,所以华国,所以藻物,所以饰身,无不在也。”这说明其(  )
    A . 突破了传统儒家的文艺观念 B . 推动人本主义思想到新境界
    C . 赋予传统儒学以神秘的外衣 D . 极力维护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 14.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明朝中后期,笑话文学广为流行。有人认为“笑能疗腐”“心孔塞者,吾能笑之使达”“无所不可,道在戏谑”,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序》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这反映了当时(  )
    A .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B .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 . 文学娱乐功能为主 D . 世俗文化得到发展
  • 15.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如图为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当时漠南地区城镇发展的原因,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这一因素外,可能还有(  )

    A . 政府移民推动经济重心转移 B . 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管理
    C . 资源丰富吸引农民积极开发 D . 长途大额商业贸易的发展
  • 16.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开始实施多项雄心勃勃的市政计划,希望将华界建设成为可与西方大城市相比肩的现代都市。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改变城市的物质景观,相关官员和专家对华界内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检查,不少有问题的房屋被拆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上海(  )
    A . 政府决策影响城市公共建设 B .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建设
    C . 市政建设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D . 政府致力民生改善形象
  • 17.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如表中的日文平假名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与平假名属于同一字体的作品是(  )
    A . 欧阳询《小楷心经》 B . 罗振玉《集殷墟文字楹联》
    C . 王羲之《兰亭序》 D . 智永《真草千字文》
  • 18. (2023高二下·拉萨期末)  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  )
    A . 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 . 侧重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C . 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 . 杜绝家庭财产流入远亲
  • 19.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十四世纪,高致死性传染病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破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高致死性传染病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由此可见,这两种观点(  )
    A . 说明了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B . 都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C . 全面看待流行病肆虐的社会影响 D . 都从欧洲人为中心的角度看问题
  • 20.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1845年普鲁士《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表明(  )
    A . 行政权力在推动社会保障建设中作用明显 B . 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C . 工人运动是推动社保的主要动力 D . 工业革命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因素
  • 21.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
    A . 体现了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 . 在提升民众对政治体制的认同
    C . 足了精英群体的文化诉求 D . 利于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开展
  • 22.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如图是学者对文化、文明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前者符合文化应求同存异的主张 B . 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论调的纠偏
    C . 强势文明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D . 意识形态争端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 23.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以及“战斗,不要乞求”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一战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 B . 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 C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展开 D . 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
  • 24.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2020年,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获得申遗成功。中外联合申遗(  )
    A . 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复兴 B . 增进了国家间相互理解和认同
    C . 有利于该自然遗产得到保护 D . 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趋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25.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效法汉人用瓷器来表达审美,辽瓷中的鸡冠壶(以其形似鸡冠得名)最具代表性。鸡冠壶釉色出挑大胆,具有强烈的游牧民族阳刚之美。辽瓷中绿色的器物非常突出-一在契丹人的眼中,盎然的绿色代表生养他们的千里草原。鸡冠壶的造型并非一成不变,穿孔式的鸡冠壶出现在辽代早期,通过绳索穿孔而过,方便固定在马背上,适合契丹人的马上生活。到了辽代中晚期,大量契丹人从游牧走向定居,适合居室使用的提梁式鸡冠壶应运而生。从器型风格上看,鸡冠壶从最初的敦厚浑圆到中后期的苗条清瘦,体现了与中原文明交汇融合的特点。总体而言,辽瓷技艺醇熟,造型挺拔劲健。在同时期中国的各类陶瓷中,辽瓷之美在色彩、在形制,在牧情古朴,在和而不同。 

    ——摘编自张颖《在辽瓷中还原契丹民族的游牧生活》

    材料二:经历了两宋时期的没落,青花瓷在蒙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烧制元青花瓷的高铁低锰的钴土矿(“苏麻离青”)来自波斯。元朝政府于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贡瓷的“浮梁瓷局”,烧制出的青花瓷颜色稳定、沉静,而且在烧结瓷器的温度、质地及装饰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青花瓷也因其高贵典雅的艺术水准而成为14世纪大规模对外出口商品之一。……元、清两代因信仰萨满教而崇尚天蓝色,明代统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蓝色系。几经历史淘洗,“青花之蓝”终于成为华夏文化记忆和对外和平交往中繁荣发展的见证。 

    ——摘编自邹文兵、曾璐《“中国蓝”:色彩情感与品牌视觉形象实践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从材料中提取关于辽瓷的三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这些信息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以来青花瓷快速发展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瓷器史中所见的中华文化之特性。
  • 26.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第奇家族是13世纪到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专注于经营银行业、羊毛加工业和贸易业。出于对基督教宣扬的“放贷利润”的罪恶感,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传入科西莫开始通过资助艺术家以实现对心灵的救赎。从艺术作品中,科西莫的灵魂开始得到解脱,于是愈发用最大的财力资助文艺复兴。在美第奇家族资助的名单中有达•芬奇、但丁、拉斐尔、薄伽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佛罗伦萨也因文艺复兴的盛况而成为驰名国际的城市。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赚钱成为正当的、光荣的事情。通过“对人文主义的慷慨赞助”,美第奇家族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使意大利的权力中心不再由宗教和王权垄断,富裕商人(银行家)成为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家族内产生了诸多权贵名流。凭借着资本的力量,以美第奇家族为代表的西欧商人充当了西欧封建庄园体制的挑战者和掘墓人。 

    ——摘编自[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第奇家族的历史作用”这一角度出发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 27.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末以来,华北乡村发生巨变,灾祸频发导致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灾民四处逃散,有的进入城市,有的流向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有的逃往陕西关中、陕西南部等相对富庶之地。“闯关东”数量最多,“走西口”者同样数量庞大。前者移民以农垦为主,后者则以经商为主。山西在“丁戊奇荒”中受灾惨重,人口亡失过半,灾后有大批外省移民来“领荒”和“垦荒”。人口大规模的迁出与迁入,势必对乡村社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摘编自张爱明《人口流动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结构之演变》

    材料二:20世纪以前,由于美国的劳动力不敷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遂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移民。美国于1860-1920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潮。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很少,而非洲多属非自愿性移民。移民主要流入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成为当地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既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技术的传播者。在每个城市,各移民群体都有自己的报刊杂志、体育和文艺团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贫民窟激增及排外主义的兴起,美国政府从1882年起颁布了一系列歧视性的移民法。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美国移民潮相比,近代华北人口流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0-1920年外来移民潮对美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角度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迁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