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鞍山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毒品毁人前程,危害社会”。随着一些涉毒明星被曝光,“禁毒”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我国清朝后期有一位禁毒英雄,他是( )
    A . 陈化成 B . 洪秀全 C . 李鸿章 D . 林则徐
  • 2.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造成中国版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
    A . 沙俄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 . 英国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国新疆大部被阿古柏率军占据
  • 3. 有历史记载太平天国运动:“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天京事变造成了(   )
    A .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天亩制度》 B . 洪秀全从此不理朝政 C .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 . 洪仁玕写成了《资政新篇》
  • 4. (2021八下·莆田开学考)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属于他创办的企业且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 汉阳铁厂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大生纱厂 D . 轮船招商局
  •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杜富国在云南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19年2月18日,杜富国同志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125年前,中国有位民族英雄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时候,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这位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左权 D . 邓世昌
  • 6.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三元里抗英 B . 义和团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戊戌政变
  • 7.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个关键词“十九世纪末”“山东直隶”“扶清灭洋”,由此判断他探究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安庆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护国运动
  • 8.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兴中会在此成立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①④
  • 9. (2022八下·西宁开学考)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广西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10. 下图毕业证书颁发于(   )

    A . 公元1941年 B . 公元1942年 C . 公元1943年 D . 公元1932年
  • 11.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暂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1915年末发表的一篇文章,这里的“民贼”是指(    )
    A . 宣统帝 B . 曹汝霖 C . 黎元洪 D . 袁世凯
  • 12.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它的作者是(   )
    A . 鲁迅 B . 郭沫若 C . 曹禺 D . 徐悲鸿
  • 13. “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材料描述的运动(   )
    A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14.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 上海 B . 延安 C . 北京 D . 南昌
  • 15.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 B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 . 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D . 近代国民党和共产党关系的演变
  • 16. 朱德元帅在1962年视察井冈山时,将井冈山称为“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是(   )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御敌于国门之外③和平、民主、团结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①③②
  • 18.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指挥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9. 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一二•九运动 B . 八一三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华北危急
  • 20. 铭记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下列哪一个人物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
    A . 杨靖宇 B . 谢晋元 C . 左权 D . 黄继光
  • 21.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有利于( )
    A . 消灭地主阶级 B . 推翻北洋军阀 C . 壮大抗日力量 D . 打败日本侵略
  • 22.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小岗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 . ①②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④②③
  • 23. 阅读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兵力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②三大战役的进行使得国民党兵力减少

    ③国共兵力在内战初期相差悬殊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使得共产党兵力增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24. 下图为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其学习的课题应是( )

    1.1948年11月~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胜利

    2.1949年4月,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抗日战争 D . 人民解放战争
  • 25.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 中华书局 B . 开明书店 C . 商务印书馆 D . 生活书店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明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 (1) 以上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该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3. (3) 请列举出该运动中创办的两个军事工业。
    4. (4) 该运动的结果怎样?该运动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 (1) 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2.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什么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 (3) 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4. (4) 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 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 (1) 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3. (3) 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长征途中哪次事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