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

更新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颜回作为孔子的弟子,对孔子及其道体会知之深切。欣赏右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qiào) 而不舍(qì) 炯目光(jiǒnɡ) 园(kūi) B . 兀穷年(wù) 尽心血(lì) 小(kǎi) 补(jiào) C . 心贯注(qián) 乎不同(jiǒnɡ) 慨淋漓(kānɡ) 高(mí) D . 气冲牛(dǒu)  克家(zānɡ)  然(hè)          宝(zànɡ)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全县教学教研大会召开以后,各学校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B .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C . 他上课心不在焉 , 一直望着窗外发呆,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内容。 D . 全班同学气冲斗牛 , 齐心协力,取得了拔河比赛的胜利。
  • 4. 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 (闻一多)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 .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5. 班级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们介绍闻一多。
    2. (2) 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唐诗杂论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 (3)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是如何看待的?在“说”和“做”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 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一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妆。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那时我和吴文藻结婚刚满一年)。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相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有删改)

    1. (1)  第①段从闻一多的诗入手,有什么作用?
    2. (2) 请从修辞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3. (3) 细读第⑤段,根据示例,说说闻一多回国后,他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因抗战热潮,兴奋地辗转到昆明→

      →③

    4. (4) “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第⑥段引用闻一多的这句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7. 【微写作】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展开想象,自拟题目,描绘一下画面内容。要求:有细节描写;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