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市义乌市宾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上·金华期中) 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 .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 . 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 . 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
  • 2. (2024八上·期末) 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稀疏 B .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 .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部地区 D . 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 3. (2024八上·期末)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读图完成问题。

    1. (1) 东风着陆场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 . B . C . 内蒙古 D .
    2. (2) 图中卫星发射中心年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
      A . 酒泉、文昌、西昌、太原 B . 酒泉、太原、文昌、西昌 C . 文昌、太原、西昌、酒泉 D . 文昌、西昌、太原、酒泉
  • 4. (2024八上·期末) 选择酒泉发射场发射,从地理角度分析,是因为(   )

    ①地广人稀

    ②地势平坦

    ③热带气候,气温适宜

    ④晴天多,能见度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5. (2024八上·期末) 下图是中国地形图简图,对图中编号所示地理事物认识正确的有(   )
    编号地理名称相关介绍
     长江“黄金水道”,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黄河在下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昆仑山脉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南,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小兴安岭“红松之乡”,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4八上·期末)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   )
    A . 近代史的开端 B . 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 . 近代化的起步 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 7. (2024八上·期末)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 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 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 . 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 8. (2024八上·期末) 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年英国制造品输华数量骤增的原因是(   )

    A . 割占土地 B . 五口通商 C . 开设工厂 D . 巨额赔款
  • 9. (2024八上·期末)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轴中表达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 .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0. (2024八上·期末) 下表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A . 建立了农民政权 B . 反对清朝统治 C . 制定了革命纲领 D . 反抗外来侵略
  • 11. (2024八上·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一次反思”开始于(   )
    A .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12. (2024八上·期末)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 .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 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 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 . 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 13. (2024八上·期末) 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 . 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14.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
    A . 弘扬了民主科学 B .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 D . 促进了思想启蒙
  • 15. (2024八上·期末)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4八上·期末) 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 17. (2024八上·期末)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红军长征的结束 D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8. (2024八上·期末) 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首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19. (2024八上·期末)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 .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20. (2024八上·期末)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的①、②处填写最答案(   )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洋务运动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孙中山
    陈独秀
    A . ①民主科学梦   ②新文化运动 B . ①民主科学梦   ②五四运动 C . ①民主富强梦   ②新文化运动 D . ①民主富强梦   ②五四运动
  • 21. (2024八上·期末)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 22. (2024八上·期末) 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武昌—人民军队创建
    ②会宁—长征胜利完成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24八上·期末)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
    时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
    占比58.8%62%58%75%63%58%64%69%
    A .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 24. (2024八上·期末) 二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5. (2024八上·期末)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6. (2024八上·期末) 毛泽东回忆到:“当年斯大林总是教育我们‘革命的红旗必须守住,最好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万年不变。’结果到头来吃了闷头一棍,不但原来的红旗没守住,还被敌人赶着跑,十分被动,若不是及时纠正,我们恐怕都要去见马克思了……”这里的“及时纠正”指的是(    )

    ①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④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27. (2024八上·期末)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 .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 .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 .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根本一致
  • 28. (2024八上·期末)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A . 民主政治的进程 B .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29. (2024八上·期末)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 . 《黄河大合唱》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春天的故事》 D . 《我的中国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
  • 30. (2024八上·期末)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山脉)—淮河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 (2) 界线乙大致位于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附近,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填字母)。

      A.地形   B.季风   C.气候   D.植被

    3. (3) 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多于400毫米,农业生产类型以业(填“种植”或“畜牧”)为主;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业(填“种植”或“畜牧”)为主。
    4. (4)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以为主。
  • 31. (2024八上·期末) 仓廪实,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首居全国,在农业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4项,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8%。

    多年来着力培育优质绿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实现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华丽转变,走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材料二:

    1. (1) 根据图1描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
    2. (2) 根据材料,分析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自然条件。
    3. (3) 河南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 32. (2024八上·期末) 回首百年党史,坚定前行之路。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其中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1. (1) 依据材料一中的年代尺,指出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相对应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
    2. (2) “中国革命曾多次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但是中共凭借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请选择年代尺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论证。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认为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理由。
  • 33. (2024八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两组学习成果。请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情境中看历史)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

    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他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

    (第二小组——数轴上学历史)“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他们绘制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1. (1)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第一小组同学所说的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历史事件。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④思想疗法:

    2. (2) “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3. (3) 第二组同学所说的C段“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4. (4) 综合两个小组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