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1)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句子:
    2. (2)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5) 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2.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A . “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意思是少年易老,学问难成。 B . “一寸光阴不可轻”中“轻”的意思是轻视、轻松放过。 C . “未觉池塘春草梦”写了人生如梦,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伤感惆怅。 D . 这首诗告诫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
  • 3.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我的手指cuō niān(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2. (2)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kuī jiǎ( )套在指甲上做戏。
    3. (3)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yūn xuàn( );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4. (4)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òng(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4.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题。

    静谧的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 )回来,把树叶点缀成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 )。温柔的银光一缕缕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 )着;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润着,冰凉又轻快。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反弹 秘密 抚爱 B . 反射 神秘 抚摸 C . 反弹 神秘 抚摸 D . 反射 秘密 抚爱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阵风吹来,树影摇曳着,月光、树枝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 . 一阵风吹来,月光摇曳着,树枝、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 .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
  • 5. (2023七上·潮南期末)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某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题。
    1. (1) 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2. (2) 某班召开辩论会,甲同学认为“开卷有益”,乙同学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你支持哪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 6.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下题。
    1. (1) 《西游记》围绕“”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某同学在阅读作品时,发现作品中多用“三”的结构组织故事,如“尸魔三戏唐三藏”,请你再写一个含有“三”的故事:
    2. (2) 《西游记》是一部少年儿童喜爱的神魔小说,其中孙悟空深受孩子喜爱。他既有神的本领,还有猴的特点,又兼有人的特点。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二、阅读(40分)
  • 7.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非学无以广

      ②年与时

      与日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8.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文言文阅读

    【乙】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笈不远险阻

      死犹存

    2. (2) 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或 依 林 木 之 下 编 茅 为 庵 削 荆 为 笔 克 树 汁 为 墨。

    3. (3) 具体分析【甲】【乙】两文作者对学习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
  • 9. (2023七上·潮南期末) 现代文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萧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③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④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⑤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 (1) 文章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在文中有怎样的寓意?
    3. (3) 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 10. (2023七上·潮南期末) 现代文阅读

    我的第一支钢笔

    ①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有些作业,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两支。我却没有钢笔可用,连旧的也没有。我只有蘸水钢笔,每次完成钢笔作业,右手总被墨水染蓝,染蓝了的手又将作业本弄脏。我常因此而感到委屈,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②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非逼着母亲立刻给我买一支钢笔不可。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今天为了一支钢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叫妈妈怎么张得开口啊!”

    ③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④我冒雨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推车来。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去。除了几根电线杆子,远处迷迷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⑤这时,我忽然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拉车人正在大雨中缓慢地、一步步地朝这里拉来。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⑥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要帮一把吗?”他应了一声。我便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那时我才知道,即使一角钱,也是并非容易挣到的,而且我还空着肚子呢。那拉车人,肯定是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着步子。

    ⑦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腿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

    ⑧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不掏钱,也不说话。

    ⑨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混合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⑩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⑪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你要是不用功读书,就太对不起妈妈了……”

    ⑫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

    ⑬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支钢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1. (1) 根据课文内容,请在下列横线处补写情节。

      我想买一支钢笔,可是家里没有钱→→母亲给我买了钢笔,我牢记母亲的期待。

    2. (2) 第④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 (3) 文章写“我”去帮人推车,竟然没有认出拉车的是母亲。前文中哪一个句子与这一情节相照应?当“我”认出母亲时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
    4. (4) 说说文章结尾画横线句子的妙处。

      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三、作文(50分)
  • 11.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50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