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 老山界》...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填空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yáo mín jūn fá jiǎo zū

    kē juān      qī wǔ        zhǔ zhōu

    chéng fàn qiào bì gū lu

    diǎn zhuì pí juàn qīng xié

  • 2. 文学常识填空。

    《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 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 (1)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轰响 轰鸣),大概是在(哭泣 叹息 怒吼)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2. (2)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景观 壮观 奇观 景象)。
二、选择题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____

    ①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③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

    ④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⑤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

    A . ①③⑤④②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⑤④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 .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C . 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D . 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 6. 选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B .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C . 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D .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三、语言表达
  •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随着全球碳排放量的迅速增长正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存。

    到底是什么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过程。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固定与释放两个阶段: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①;然后在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返回到大气中,完成了碳的释放。近年来,人类社会工业化迅速发展,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大气吸收的极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②

  • 8. 为了使作文的语言生动优美,老师给卓尔出了一个仿写练习,要求卓尔仿照划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⑭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⑮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选文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完成填空。

    2. (2) 选文第①段和第⑦段两处对火把的不同描写,有何共同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3. (3) 本文细致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却在结尾处说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邮局,邮局!

    肖复兴

    ①对于邮局,我一直情有独钟。

    ②我第一次走进邮局,上小学四年级。那时的邮局,兼卖报纸杂志。我每月都到那里买一本《少年文艺》。没多久,父亲因病提前退休,工资锐减,在风雪弥漫的内蒙古修铁路的姐姐,按月会寄来30元贴补家用。每月,我拿着汇款单,到邮局取钱,顺便买《少年文艺》。每一次,心里都充满期待,都会感到温暖,因为有《少年文艺》上那些故事; 有姐姐的身影。

    ③除了给姐姐写信,我第一次给别人写信是高一的时候,给一位在别的学校读书的笔友。整整三年,几乎一周收发一次。每一次,在教室里写好信,到邮局买个信封,一张4分钱的邮票,把信也把少年懵懂的心事,一并放进邮筒里。然后,愣愣地望着邮箱,仿佛投进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只鸟,生怕它张开翅膀从邮箱里飞出来,飞跑。静静的邮局里,洒满黄昏的金光,让我觉得那么美好,充满一个少年对未知的想象和期待。

    ④上山下乡高潮到来,我去的是北大荒。那是一个新建的农场,四周尚是一片亘古荒原。夏天,荒草萋萋;冬天,白雪皑皑。农场场部只有简单的办公泥土房,几顶帐篷和马架子,但还有一个邮局,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里面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永远刻在记忆里的那一次是给母亲寄钱。这年,父亲突然病逝,家中只剩下老母亲一人。我莫名地担心,于是跑到邮局,给母亲寄去30元,又写了一封信,尽管母亲不识字,但我相信母亲会找人念给她听。记得那天大雪纷飞。很长一段时间,走进邮局总给我一种家一般的感觉,因为那里有我要寄出的或收到的信件,那些信件无一不是家信和朋友们的信件,即便不是“烽火连三月”,一样的“家书抵万金”。

    ⑤我和邮局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写写文章之后,总会有信件、稿费往来,也就常去邮局,和家那里的邮局工作人员都熟,他们中大多是年轻姑娘。有一次,到邮局取稿费,柜台里坐着个小姑娘,等她办理手续时,我顺手抄来柜台上的几张纸,隔着柜台,画了张她的速写像。取完钱,小姑娘忽然对我说“看过您好多文章,上中学时还在语文课本上学过您的文章”。受到表扬很受用,把那张速写送给了她。她接过画笑着说:“看见刚才您在画我呢!”她的样子让我感到亲切。

    ⑥在没有网络和微信的时代,邮局是多么不可或缺的存在!近几年网络发达了,不用常去邮局了。

    ⑦一天黄昏,一个女子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然后,她又立刻掉头,骑到我的身边,停下车,问道:“您就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没有认出她来。她高兴地说:“看着觉得像您!有小二十年没见您了,那时您常上我们邮局取稿费寄书寄信。”我立刻想起来了,那时她还是个年轻姑娘呢!她告诉我她已经退休了。那个落日熔金的黄昏,我们站在街头聊了好一会儿。茫茫人海,熙熙攘攘的街头,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如水横竖相通。

    ⑧或许是从小到老,邮局伴随我时间太长,对于邮局,总有深深的感情。是邮局连接起天南地北,是邮局守护着尘封的记忆,是邮局淬炼出尘世间的人情味儿。邮局的存在,让那些信件,那些稿费单,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升华。我知道,这种升华,对于我,是情感上的,是记忆中的,像脚上的老茧-样,是随日子一天天走出来的。

    ⑨邮局!邮局!

    1. (1) 阅读第②—⑤段,完成表格。

      人生阶段

      生活片段或经历

      情感体验

      少年

      每月去邮局取姐姐寄来贴补家用的汇款,并买一本《少年文艺》。

      感受同龄人之间的友情,充满对未知的想象和期待。

      青年

      在北大荒,父亲突然病逝,在大雪纷飞的一天,跑去邮局给母亲寄信并汇款。

      回京后

      体验普通人之间交往时的轻松、亲切、愉悦

    2. (2) 阅读第④段画线句,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写一条批注。
    3. (3) 以下对于第⑦段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⑦段主要叙述了“我”在街上偶遇一位多年前相识的邮局工作人员的经过。 B . “聊了好一会儿”表明我们都珍藏着对“邮局”的美好回忆,珍惜那段岁月。 C . “落日熔金”给“我”和那位退休女职工的相遇营造了诗意、温馨的氛围。 D . 这段场景的叙述描写主要为了表达“我”对生命短暂、岁月易逝的感慨之情。
    4. (4) 本文的标题和结尾同中有异,请联系全文说说其妙处。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槐香都郁

    马庆民

    ①晚饭后,漫不经心散步在公园里。突然,一股熟悉的枕花香伴着微风飘然而至,寻香而望,青里透白的槐花,静悄悄地袭一身素雅挂满枝头,如雪似蝶。

    ②儿时,我家院里就有两棵高大、古老的槐树,每到春深时,槐花便怒开盛放,香飘四野。

    ③槐花清新淡雅,郁郁而香,这种香,不仅仅能停留在树梢枝头,更能被母亲做成美食,留在味蕾里,记忆中。如果说花朵的世界里,能称得上秀色可餐的话,我觉得非槐花莫属。它不仅可以做槐花饭、槐花饼、槐花菜等,还可以做槐花包子。

    ④母亲做的枕花包子真真是我最爱的美味,一直从记事吃到参军。直到现在,每逢槐花开时,我都会停得心向往之。

    ⑤记得有一年,整个冬天无雪,开春又一直无雨,百年不遇的大旱,导致村子里的槐树开花容数枝。但唯独我家院子里的老槐树没有受到影响,依然紫花似锦,香飘十里。一时间成了街坊四邻茶余饭后的趣谈,更成了嘴馋之徒的垂涎之物。

    ⑥为了保护好院里的槐花,每天上学我都会反复确认是否锁好了门;放学后也顾不上玩耍就直接回家看护。谁知如此小心,后来还是招了“贼”。

    ⑦有一天,从地里回来,开门后发现院里散落一地槐花,还有几段扯断的枝丫。向树上望去,只见“贼人”马小明正惊慌失措地看着突然出现的我。我大声呵斥他滚下来!待他滑到地面还未站稳,我就跑上前去用力地把他推倒在地,并骂他是贼。也许自知理亏,马小明并未有任何反驳,抹着眼泪,悻悻地离去。

    ⑧傍晚时分,母亲从地里干完活回来,我便把马小明偷桃花,并被我打倒在地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本以为母亲会赞赏我护花有功,但母亲什么都没说,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把散落一地的槐花,小心翼翼地捡起;洗净,水,调馅儿,和面……不大会功夫,枕花的清香便从那一股股白气中开来,我淌着口水,边不及待地等着母亲揭锅,盛篮,然后开始大快朵颐。

    ⑨但母亲把槐花包子盛篮后,却对我说:“给小明送过去吧,你们一起吃。

    ⑩“什么?让我给贼去送包子?”我简直要惊掉了下巴。

    ⑪“去吧,孩子!小明的父母都不在了,孤苦伶仃地到乡下来同爷爷相依为命。他只不过想吃点槐花而已,并不是贼,以后千万别这样说他了。”母亲的话坚定且不容置疑。

    ⑫一路上我都在琢磨,马小明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怪”,平时不和别人说话,也根本不和任何人玩儿,更没有一个好朋友。原先我们都以为他是从城里来的孩子,看不上我们,谁晓得他的身世竟如此可怜。

    ⑬来到他爷爷家,天已经黑了,这个家,我只能用破败不堪来形容。屋内的马小明正给生病在床的爷爷喂馒头稀饭,对于我的贸然来访,他有些惶恐,也有些羞愧。但我说明来意后,彼此相视一笑,之前的“恩仇”也就一笔勾销了。回到家,母亲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看着母亲,也笑了。

    ⑭从那以后,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时常会一起去田野抓蝴蝶,去河里摸鱼,爬树掏鸟窝……也会在每个槐花开放的季节,坐在桃树上吃着槐花包子,谈论梦想,憧憬远方。

    ⑮ “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又是一年槐花十里香,总情不自禁地在公园的那些槐树下驻足,过往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⑯这些槐花依然清香四溢,我却再也寻不到那些逝去的时光,远去的童年,唯有深深的记忆,像这郁郁的槐香,在心底荡漾。

    1. (1)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2. (2) 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概括文章第⑤一⑬段内容。

      ②傍晚时分,母亲做了槐花包子让我送给马小明,并告诉我他的情况。

    3. (3) 联系上下文,第⑬段画线句中“他有些惶恐,也有些羞愧”的原因是
    4. (4) 请谈谈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