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

更新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大题共4小题,8分)
  • 1.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____。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____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别时的情景,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 牧羊人面对荒山戈壁种树不止,有着倔强的坚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

    1.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ué 贮 B . jué 贮 C . xué 伫 D . xuè 伫
    2. (2) 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喜出望外 B . 不毛之地 C . 美不胜收 D . 神采奕奕
    3. (3) 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B . 一片片清泉细流尽收眼底,一股股天光云影滋润心田。 C . 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心田,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眼底。 D . 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
  • 2. (2023七上·于都期末)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1)班开展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语为参加活动而收集的四个故事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 . 悬梁刺股 B . 管鲍之交 C . 割席断交 D . 伯牙绝弦
二、古代诗文阅读( 本大题共7 小题,22分)
  • 3.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送杜十四①之②江南

    孟浩然

    荆吴③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④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②之:往。③荆是古代楚国的别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吴也是古代国名,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④征帆:指远行的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题目的“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B . 首句“荆吴相接”把千里之遥写得近若比邻,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 C . “淼茫”一词既写了春江烟波浩渺,也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离开而高兴。 D . “天涯一望”勾画了送行者目送眺望的情态,“断人肠”点明离情别绪。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4.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 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①。 归,问鹦鹉曰: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②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③!”鹦鹉曰:“ 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 即日放之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①系狱: 囚禁于牢狱。②女: 同“汝”(rǔ), 你。 ③邪: 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啊”。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蓄( ) 及( ) 堪( )

    2.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3. (3) 《<世说新语>二则》中我们欣赏到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选文《笼中鹦鹉》写到了动物的“慧”,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鹦鹉的“慧”。
  • 5. (2023七上·于都期末)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2. (2) ,俭以养德。
    3. (3) 你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 ”。可用以宽慰他。
    4. (4) 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6. (2023七上·于都期末)  按课文内容解释加点字词。
    1. (1) 太丘舍 
    2. (2) 非宁静无以 
    3. (3) 四十而不 
    4. (4) 应战场开
    5. (5) 担持刀 
    6. (6) 行甚远
    7. (7) 俄而雪骤 
    8. (8) 其人然大喜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30分)
  • 7.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 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 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 。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 。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篮、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 B . 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 公里。 C . 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 D . 我们常见的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作物,是直至明代才有的。
    2. (2) 结合文章内容,请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 8.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说说写作能力

    材料一:在语文这个学科中, 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听、说、 读、写。在这四个方面中,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是写作。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深浅等,所以作文的分值一直在语文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写作,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材料二:在微观面上,作文占据语文试卷的小半壁江山,一般100分的试卷,作文占 30分; 120分的试卷,作文占50分; 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要想在语文这个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作文写得不好,那么你离优秀差得可不是一般远!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那么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不会差,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容易解释。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字词句段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试卷的基础题都是考字词句段。而且语文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成绩。

    在中观层面上,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两者有着密切关系。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一定会喜欢写作,但一个喜欢写作的学生一定喜欢阅读。写作能力能够促进阅读能力,当然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写作能力, 虽然有时不能成正比关系。

    在宏观层面上,写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写作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学生要想写得清楚就必须想得清楚;要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 要写得生动有趣,那么必须富有合理的想象力。所以一个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材料三:日前看来,学生的写作在某些方面明显存在短板: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了事;或者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修辞堆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文辞通畅都达不到。而且当今广义上的写作也有不容乐观之处。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并非只是笑谈;书面表达中央杂大量网络语言,不顾文体与语境地肆意生造语言、游戏语言,在今天的成人写作中也相当典型;当代文学出版物中,写作注水、文笔拙劣、语言粗俗化现象更是一度受到读者诟病。试想,如果工作后的成年人,能够将相关的写作项目做得非常到位,是不是非常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写不好作文,离优秀的成绩会差一点距离。 B .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多了,写作水平一定能够提高。 C . 语文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成绩。 D . 从狭义上的写作来看,很多人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
    2. (2) 进入初中阶段,你想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说说你将怎么做?
  • 9.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花园

    汪曾祺

    ①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的纠在一起。

    ③“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④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瞎,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

          ⑤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⑥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 【A】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好。

    ⑦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 【B】用草掏,手扒, 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 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⑧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 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1. (1) 打开记忆之门,作者找到了很多难忘的记忆片段,请你根据内容加以概述。

    2. (2) 请你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设计朗读的轻重音、语速,并说说理由。

      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

    3. (3) 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4. (4) 文学社同学想将《花园》与课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联读,请你帮助他寻找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

      【知识补充】

      联读:顾名思义,是将两篇或者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四、名著阅读(&nbsp;本大题共3&nbsp;小题,10&nbsp;分)
  • 10. (2023七上·于都期末) 最是书香能致远——即便合上了书本,仍有些文字留在你的记忆中。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与感悟,完成各题。
    1.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借此可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 .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与批判。 C . 《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D . 唐僧在五行山救下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悟能,在流沙河收了悟净和白龙马。
    2. (2)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名为《》,是 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记住了那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私塾老师
    3. (3)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构成了一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班级拟开展“话西游”讲故事比赛,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作文(&nbsp;50分)
  • 11. (2023七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假如你遇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迅哥儿’ , 《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海伦·凯勒,《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牧羊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将“假如我遇到了    ▲    ”补充完整,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字数不少于600字; 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