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美辰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的限制 B . 禁烟运动的开展 C . 鸦片战争的冲击 D . 通商口岸的开放
  • 2.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下表是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纪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  )

    时间贸易

    1795年﹣1799年

    1830年﹣1833年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

    540万银两

    730万银两

    中国输英商品总值

    570万银两

    990万银两

    A . 大量走私鸦片 B . 发动侵华战争 C . 要求五口通商 D . 中英协定关税
  • 4.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历史材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基础之一。如图关于鸦片战争的图片说明的是战争的(  )

    A . 爆发原因 B . 主要过程 C . 近代经济 D . 最终结果
  • 5.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鸦片战争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租借土地 B . 最惠国待遇 C . 五口通商 D . 领事裁判权
  • 6.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图,该图所示现象(  )

    A . 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 . 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 . 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 .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 8.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以下不是《天津条约》中英美国等国获得的权利(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增开通商口岸 C . 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的权利 D . 鸦片贸易合法化
  • 9.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  )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A . 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 . 咸丰帝的逃跑 C . 圆明园的浩劫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 10.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

    A .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B . 君主立宪的迷梦 C . 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D . 农民阶级的反抗
  • 11.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在历史学科中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销毁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 .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12. (2023八上·顺德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
    A . 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 . 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 C . 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D . 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
  • 13.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 制作了如图。此图不能说明 (  )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C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 .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 14.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这突出体现了(  )
    A .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 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 15.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 . 金田起义 B . 定都天京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 16.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新的状况,这就是(  )
    A . 政府腐朽落后 B .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C . 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D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17.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的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青年杂志》
  • 18.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镇压人民革命 B . 抵抗外来侵略 C . 发展民族工业 D . 维护清朝的统治
  • 19.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漫画《移花接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百日维新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0. (2023八上·顺德月考)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该局设置了制造枪炮、炼钢和建造军舰等多个军备部门。1890年,主要生产枪支、子弹等武器装备,“汉阳造”的武器日后还出现于武昌起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上述这类企业体现的口号是(  )
    A . 自强 B . 求富 C . 变法 D . 民权
  • 21.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22.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湖北织布局
  • 23. (2023八上·顺德月考) 随着洋务企业的开办,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也效法洋务派,雇佣工人,开设工厂。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 .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 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 以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政治为目的
  • 24.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5.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
    A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6.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其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丁汝昌
  • 27. (2023八上·顺德月考) 甲午战争后,在远离战场的湖北沙市,官员和民众根本就不曾听说过刚刚打过的战争,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可见甲午战争的战败(  )
    A . 刺激了民族觉醒 B . 加深了民族危机 C . 体现了民众国家观念的缺失 D . 对中国影响甚微
  • 28.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 . 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C . 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 29. (2023八上·昭阳月考)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 . 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 . 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 30.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  )
    A . 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 B . 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 C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上·顺德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

    ——《炮子谣》

    材料二:“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遏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2. (2) 材料二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 (3)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 32. (2023八上·顺德月考)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 33. (2023八上·顺德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艺术作品的漫画,是解读历史的独特窗口,以下两幅图是不同时期西方人绘制的漫画。

    图一:文明的进化(1894年)图二:肢解中国龙(19世纪末)

    材料二: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随后的100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千余。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时造成中国出现如此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 (2) 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