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图中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脉,与之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油菜在我国广泛种植,油菜花海已成为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从图中可看出,罗平、婺源、抚顺、呼伦贝尔四地油菜盛花期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B . 地形地势 C . 季风 D . 海陆位置
    3. (3) 关于河流Ⅰ、Ⅱ、Ⅲ、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Ⅰ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下游水文特征是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B . Ⅱ发源于青藏高原,三峡水电站在其中游 C . Ⅲ流经华北平原,最终注入东海 D . Ⅳ河流所在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4. (4) 图中山脉甲和河流Ⅲ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该界线的地理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mm等降水量线;     ③河流有无封冻期的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⑤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⑦旱地与水田的界线;    ⑧人口地理界线。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⑤⑥⑦ C . ①③⑥⑦ D . ④⑤⑦⑧
    5. (5) Ⅰ中游流经区域的传统民居风格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6. (6) 如果你驱车从①—②—③—④地,沿途依次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  )
      A . 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B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C . 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金涛麦浪,千里飘香—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D . 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 2.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有海拔最高的牧区 B . 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临河建屋,此地有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上海 C . 划分我国西北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海拔 D . 我国北方地区有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春季该地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沙尘暴、梅雨
  • 3.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手公定断,免滋讼端、其革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意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材料所述现象出自(  )
    A . 《虎门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北京条约》
  • 4.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 .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 .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 .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 . 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 5.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D . “亚罗号事件”
  • 6. (2024八上·余姚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③①④
  • 7.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第一年课程只设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第二年增设化学、英文、德文等课程,另设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
    A . 实现了维新派的改革愿望 B . 开创了近代教育的新体制 C . 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D . 反映了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 8.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胡适《留学日记》中写道: “假设戊戌变法不被推翻,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或许中国已经富强起来。”对此认识你认为哪一项更为准确(   )
    A . 观点正确,因为变法的目的是“变法图强” B . 观点错误,因为变法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 C . 观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D . 观点错误,因为改良之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 9.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0.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11.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某图书馆珍藏了一份珍贵的报纸,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发行的。“它”是(   )
    A . B . C . D .
  • 12.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 .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 .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 D .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过程
  • 13.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 . 民国十一年 B . 民国十二年 C . 民国十三年 D . 民国十四年
  • 14.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

    A . a—湖北省 B . b—湖南省 C . c—安徽省 D . d—江西省
  • 15.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分别概括为(    )
    A .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B . 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民主科学
    C . 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D . 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军阀混战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 16.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常驻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

    1. (1) 据图1判断成都在西安的方向,图2中与成都气候吻合的是
    2. (2) 西安所在省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解决措施有
    3. (3) 结合材料二,概括“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
  • 17.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大莲花”外宾休息室里西湖龙井茶香四溢。为更好地了解这张杭州的金名片的生长习性,感受杭州悠久的茶文化底蕴,体会杭州作为茶都的重要地位。某校研学小组到杭州市龙井村(30°13'14.808" N ,120°6'7.668" E)进行考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该村坐落山谷中,四周丘陵、山地环绕,为温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形,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冬季西北风的侵袭。南面山谷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西南风易入山谷山坡地区,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茶树品质较高。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将山地鞍部地区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村子附近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也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1. (1) 关于龙井村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东半球 、北温带 B . 东半球、 中纬度、 C . 北半球、中纬度 D . 北半球、低纬度
    2. (2) 同学们为龙井村写了一段解说词,其中有2处错误表述,请在原文中划出并改正
    3. (3)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根据上述图文分析龙井村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4. (4) 除了种茶、制茶、售茶,该地依托茶叶可以发展的产业还可以有
  • 18.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但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的见证】

    材料一:

    ①1840年珠江口岸②圆明园遗址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顽强的抗争】

    材料四:

    左宗棠邓世昌
    1. (1) 图①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制造图②惨景的强盗是哪两个国家?
    2. (2) 根据材料二,追根溯源钓鱼岛问题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指出条约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
    3. (3) 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后果。
    4. (4) 两位历史人物都是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请任选一位,介绍其英雄事迹
  • 19.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一面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一面开始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晚年对自己事业的评价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把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年代吃着A、B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并简述A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
    2. (2) 材料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李鸿章与陈旭麓对该事件看法有所不同,你认同谁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 (3)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20. (2023八上·柯桥区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今年中华民国之第一年,比去年大有分别。去年今日尚在专制之下,今日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人都平等自由。

    ——孙中山(1912年8月21日)

    史料二:辛亥革命所得,仅一共和之空名耳,按诸实际,民之无权,与尚未革命时相等也。夫以代议制度尚未实现之国家,而曰民权主义之目的己达,谁其信之!

    ——孙中山(1921年3月19日)

    1. (1) 请分别概括史料一、二中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2. (2) 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对辛亥革命给出以上两种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