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食物来源依靠渔猎采集 ②古印第安人信奉“玉米神”
③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①保障赋役征派 ②进行社会教化 ③限制人口流动 ④维护社会治安
①中国与法国建交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建立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时间 | 文献 | 主要内容 |
1533 | 《上诉法案》 | 遗产继承和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上呈到罗马教皇法庭 |
1534 | 《至尊法案》 | 国王及其继承者是一个教会在尘世的唯一最高首领,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和权威 |
1534 | 《叛国罪法》 | 诋毁国王的言论和行为均属于叛国罪 |
①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②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
③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 ④早期文字的产生与成熟
时间(年) | 威尼斯 | 米兰 |
1600—1609 | 22430 | 15000 |
1640—1649 | 11450 | 3000 |
材料一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 米麦(万石) | 布(万匹) | 绢(万匹) | 宝钞(万锭) | 银(万两) |
1430 | 3979 | 20.5 | 94.1 | 7388.9 | 32.9 |
1552 | 2659 | 13.3 | 32.0 | 2414.4 | 243.3 |
1621 | 2780 | 12.9 | 20.6 | 8.1 | 755.2 |
——摘编自《明实录》
材料二
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以资源的高耗费为前提的,包括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西方输出的是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的,西方人并没有为此支付应有的成本——没有为此耗费自己的生存资源。这意味着白银流入越多,中国民众赖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流失越多,白银加剧了中国下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贫困。
——摘编自李宪堂《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生发的双重效应》
材料三
1933年美国宣布“白银国有令”而导致的国际银价暴涨,加之日本在华北进行侵略活动,大肆走私白银出口,导致中国的货币白银迅速外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公告宣布实施法币。统一以法币为支付所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债务,应准照面额于到期日以法币清偿之,所有银元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
——摘编自王乔《近代中国货币法研究》
材料一
该法案主要内容为: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不得征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国会内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审理宗教事务的钦差法庭等。
——摘自刘家兴等《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工业革命相关大事示意图
——改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摘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简介:日本学者川北稔在《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一书中以砂糖为独特视角,展现了相互独立的世界各大洲逐渐联为一体的过程。内容涵盖了八世纪初阿拉伯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引进了甘蔗种植技术和制糖技术,使地中海沿岸各岛都开始盛行甘蔗种植,并开始了强制奴隶劳动,在13世纪,蔗糖价格昂贵。新航路开辟后,甘蔗种植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拉美的独立运动驱赶了欧洲殖民者,但甘蔗种植园经济后遗症影响深远。尤其讲述了十六、十七世纪砂糖大量生产和普及的过程中,非洲黑奴的悲惨命运,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政治力量的角力。看似离得很远的历史事件,却通过砂糖找到连接点。
参考简介,结合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砂糖与世界历史”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