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据《史记》记载,商朝君主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于桐宫,直到三年后改过自新才被重新迎回并恢复王位;西周时期,周厉王将原来国人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
    A . 民主政治色彩颇为浓厚 B . 国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C . 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D . 以德治国的理念有所萌发
  • 2.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商鞅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最细小程度,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分异令”意在( )
    A . 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B . 剥夺贵族世袭特权 C . 加重百姓的赋役负担 D . 疏远亲情血缘关系
  • 3. (2023高二上·浏阳期末) 茶马交易在唐代是一种商业贸易活动,但是到了北宋,茶马交易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宋朝设置了专门的茶马司,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据此,宋朝茶马互市( )
    A . 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B . 推动了边境互市规模的扩大 C . 有助于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 . 消除了游牧农耕文明的差异
  • 4.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据史料记载,与宋朝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多个,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并在各处通商口岸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这表明,宋朝( )
    A . 海外贸易管理的规范化 B . 极重视征收海外贸易税 C .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弃 D . 鼓励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 5.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收藏有一张宝钞,用以桑树皮为原料的纸张印制而成(如下图)。下方印有:“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由此可知明朝( )

    A . 纸币均由民间机构发行 B . 禁止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C . 桑树皮是主要的纸张制造原料 D . 实行纸币铜钱并行的货币体系
  • 6.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洪武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岛上修建了九间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并规定每隔十年“大造黄册”,玄武湖也成为明朝禁地。到清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只按一定制度登记人口数量。这反映了( )
    A . 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B . 民间基层自治强化 C . 赋税制度调整变化 D . 户籍管理日渐松散
  • 7.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光绪三十四年,南源汪氏宗族订立族规,申明严禁赌博,“合族加立禁约,有敢犯者,照约处罚”,并将合约呈请官府钤印,给予告示,以此威慑族众,扭转了宗族中赌博风气。这表明( )
    A . 官府惩治乡村的赌博风气 B . 当地政府不干预乡村社会生活 C . 社区管理的模式开始出现 D . 宗族在乡村治理中有重要作用
  • 8.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有学者在调查玉米种植与贵州石漠化变迁的关系时,发现清朝《安平府志》中记载了该地由森林变成玉米地的变化:“伐木山在西堡南六十里,山高而广,林深木蔚,斧声终日不绝,今皆垦种包谷……”这一现象说明( )
    A . 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玉米广泛种植 B . 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 C . 玉米过度种植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D . 当地民众粮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 9.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了普选,参加选举的边区各阶层的选民数量平均达80%以上。当选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这一做法旨在( )

    名流、绅士

    群众团体

    共产党员

    国民党员

    20%

    40%

    35%

    5%

    A . 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B .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扩大陕甘宁边区群众基础 D . 改变抗日民族政权性质
  • 10.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鸳鸯奶茶是香港特产饮品,常见于香港的茶餐厅。制法是混合了一半的咖啡和一半的丝袜奶茶,同时集合有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浓滑。这一特色饮品的出现,体现了( )
    A . 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 B . 咖啡饮品深受大众欢迎 C . 香港饮品结构的变化 D . 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11.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通过考古发现,在吠陀时代,印度人懂得了人工灌溉和施肥,并出现了牛耕;农田做有畦沟,与灌溉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知识也产生和发展起来。这说明( )
    A . 水利灌溉决定经济态势 B .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C . 印度农业重视精耕细作 D . 生产摆脱自然条件制约
  • 12.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该法典以经验为基础,没有过多的抽象概念,措施简洁、明确,言语通俗易懂。法典很少用弹性概念,执法时自由裁量余地不大。该法典( )
    A .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 . 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C . 判决过程突出法官的地位 D . 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 13.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对独立性,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充当了“从不更换的幕后政府”。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曾对常务次官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
    A . 完善了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B . 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C . 杜绝了官员权力膨胀与滥用 D . 有利于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 14.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1852年法国商人布西科在巴黎左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百货公司蓬马歇,打破了以前零售业单一品类经营为主的局面,实现了多品类综合运营。并定期与艺术家进行主题合作,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这表明( )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 商业贸易的持续深入发展 C . 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 . 法国掌握世界贸易主导权
  • 15.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1883年5月,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这部法案规定,疾病保险的对象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不包括农民,保险费由工人自己承担三分之二,雇主承担三分之一,工人生病时的医疗和药品都免费。这一规定( )
    A . 奠定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B . 提高了工人政治经济地位 C . 消除了德国贫富差距及社会矛盾 D . 完善了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 16.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20世纪上半期英美大事记

    时间

    英国

    美国

    1900年

    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英国的89.2%

    1913年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14%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38%

    1919年

    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其债务国

    战争结束后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

    1933年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7.73%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33.29%

    1934年

    自由贸易政策寿终正寝

    通过《互惠贸易法》,倡导贸易自由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上表反映了( )

    A . 英国工业总产值出现大幅度下降 B . 经济实力是货币体系的重要保证 C . 一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牙买加体系
二、材料题
  • 17.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制度上也将秦政,即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推广至所有统治区域,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战国后期以来的“大一统”政治理想成为现实。文帝、景帝之时,有贾谊、申公等人主张“改正朔、易服色”,以儒家之礼义制度,巩固“大一统”之政治。武帝即位,举贤良之士征求对策,“传之无穷”“施之罔极”之“大一统”政治理想至此已经成为帝王孜孜以求的政治和治理目标。

    ——摘编自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二:大一统至少包括了三个局面的机理,即追求团结统一而反对分裂的国族取向、一系列旨在抟成凝聚的中心性政治安排、一个现世取向的富含韧性与弹性的文教系统(道统)。大一统不仅仅是一种国家理论,它的终极理想在于天下太平和世界大同,在于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天下。

    ——摘编自任锋《大一统与政治秩序的基源性问题—钱穆历史思维的理论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认识。
  • 18.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救济作为最基本、最古老的社会保障方式必不可少,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34年8月,英国政府出台《济贫法修正法案》,该法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英国正式进入“新济贫法”时代。《新济贫法》实施“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原则。“劣等处置”原则旨在降低救济水平至有工作的劳动者生活水平以下,以此刺激贫民勤奋工作,早日走出济贫院回归正常就业;“济贫院检验”原则意味着济贫对象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获得救济。但院内救济数量有限且申请程序极为复杂,贫民进入济贫院要接受严刑拷打,被贴上“犯罪”的标签,并终身剥夺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

    ——摘编自薛俊强、吴大娟《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材料二:“于是他们订下了规矩,让所有的贫民自行选择:要么在习艺所里慢慢地饿死;要么在习艺所外很快地饿死。为此,他们分别与自来水厂订立无限制供水的合同,与谷物商订立定期供应少量燕麦片的合同;规定每天开三餐稀粥,每周两次发放葱头一个,星期日增发面包卷半个……但理事会里都是些老谋深算的人,他们早已考虑到对付这种局面的办法。你要得到救济,就得进习艺所,喝稀粥;这就把人们吓退了。”

    ——节选自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译本

    1. (1)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节选小说片段在研究英国社会救济问题上有何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9世纪英国的社会救济制度。
  • 19.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工业革命的开展,广泛且深入地影响了人们的劳作与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动力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工具的变革,从而导致生产的经营和管理上的变化,工厂制度开始形成。工人被集中在工厂进行系列性的工作,改变了以往分散和集中的个体劳动为主的手工业生产;改变了过去商业资本控制下的分发原料、加工制作、定期收购、转运出卖的商品产销体制。不仅如此,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工人的生产率,也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手工业工人,这时工厂的优势地位体现得更为明显。

    ——摘编自邹冠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模式的转换及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女工146395人,占棉纺织工人总数的56.45%。19世纪中期,职业妇女的人数在全国劳动者中约为30%,工人的妻子成为男工不可缺少的帮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女子教育的改革发展,中产阶级妇女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她们在教师、护士、医生、科学家等工作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妇女越来越独立且经济地位的提高自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权益,宪章运动中的劳动妇女已不再满足于对男人组织的简单模仿,她们开始组建自己独立的组织,到1848年终于成立了统一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宪章协会”。

    ——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
三、论述题
  • 20.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建设智慧城市是中国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智慧城市是看待城市的新视角,是发展城市的新思维,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引入城市的智慧规划,通过端到端的战略到运营整合,可以引领及推动未来城市的总体建设,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环保、养老、商业、楼宇、交通等智慧升级。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