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 36 分)
  • 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 . 图①墙上 “兔” B . 图②水中 “楼” C . 图③空中 “桥” D . 图④镜中 “字”
  • 2. 10 月 31 日,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 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

    A . B . C . D .
  • 3.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 关于物理仪器的使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读数时应离开被测物体, 靠近眼睛读数 B . 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 不能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C .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必须估读到毫米刻度的下一位 D .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应该俯视凹液面, 读取数据
  • 4. 某商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小明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 如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 如果每隔 拍摄 1 次, 轿车本身总长 , 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 )

    A . B . C . D .
  • 5. 小明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 归纳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如图①所示,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 用不同的力拨动 B . 如图②所示,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 说明玻璃不能传声 C . 如图③所示, 发声 音叉将乒乓球弹开,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 如图④所示, 敲击鼓面, 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 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一体积关系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的乙物质体积为  B .  乙物质的体积与  甲物质的体积相同 C . 体积为  的甲物质质量为  D . 甲和 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 7. 如图所示, 气温较高时, 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A . 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 苹果内冒出的 “寒气” 液化形成的 C . 苹果内部的水渗出皮外 D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8. 古时排萧又叫做 “参差”, 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 所以人们都说 “参差不齐”, 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 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音量
  • 9. 以下描述中 “变多” “变少” 的过程, 放热的是 (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10. 如图所示, 小明用照相机拍摄同一朵花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明的照相机与投影仪利用的成像规律相同 B . 小明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C . 照相机焦距一定, 拍摄如右图照片时, 照相机离花较近 D . 在拍摄如右图时, 花的像较大, 物距肯定小于镜头焦距
  • 11. 国之重器大型客机 C919 如图朝翔蓝天, 国内掀起了一阵国产飞机热。飞机飞行中, 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 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 机翼 B . 座椅 C . 白云 D . 地面
  • 12. 蜡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关于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熔化后的蜡温度较高, 所以熔化过程需放热 B . 将一块蜡块切成两半, 它的密度不变 C . 将一块蜡块放在水中, 能漂浮在水面上, 是因为质量变小 D . 蜡在熔化过程中熔点不断的上升
二、情境作图题 (本题 3 小题, 共 7 分)
  • 13. 如图所示, 反射光线与镜面成 角,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 14.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请在图中画出甲、乙两物体大致的 运动图像。

  • 15. 如图甲是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 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 点。

三、实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 每空 1 分, 共 31 分)
  • 16. 如图是小明在地理学习后画的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蒸发成水蒸气, 处于冰的熔点以下的高山积雪和冰川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高空时, 温度降低,成小水滴, 也有部分凝华成为小冰晶, 这就形成了云, 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 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 小冰晶又成小水滴,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就形成了雨。(以上三空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17. 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 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 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小车甲做运动, 速度大小为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则乙车的运动方向是

  • 18. 甲图物体长度为 ; 乙图用排水法测量不吸水的固体, 该固体的体积是

  • 19. 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 做了如下的探究。

    1. (1)  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2. (2) 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 将手机 1 播放 的声音, 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 另一个手机 2 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 得出如表中的数据。表格 处应填写
      材料聚酯棉海绵
      距离/m123123
      A/dB54.349.146.661.755.853.4
    3. (3) 利用数据进行比较, 得出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 (4)  下列与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目的相同的是____
      A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的度数 B . 测量物体 长度时, 进行多次测量
    5. (5) 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 2 进行探究, 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 最佳的是____;
      A . 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 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 1 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大小。 B . 人边听声音边后退, 直至听不到手机 1 发出的声音为止, 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 (6) 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 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 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 这是在减弱噪声。
  • 20.  如图是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特点” 的实验装置。

    在组装器材时, 温度计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此时应当将装置 (选填“ 处向上”或 “ 处向下”) 调整, 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除了图示的测量器材外, 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1. 某小组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 他们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 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 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将酸奶倒入量简时, 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 容易粘在筒壁上影响测量, 于是找来 针筒如图乙所示, 从烧杯中抽取 酸奶, 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 通过计算, 可得出酸奶的密度为
    3. (3) 实验时, 同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 “问题” , 他发现容积 针简的 0 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 “空隙”, 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 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 于是, 大家想出了一种正确测量方法, 接着做出正确的操作: 将刚才所抽取的酸奶 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 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 , 记下此时 ,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为: (用以上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 22. 如图是小明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

    1. (1) 为了便于观察, 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 “较明亮” 或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
    2. (2) 固定蜡烛 A,应移动① (选填 “B” 或 “C”) 确定像的位置, 若 B 和 C 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②:
    3. (3) 实验中小明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 便于:
    4. (4) 小明将蜡烛 远离玻璃板, 蜡烛 的像将逐渐向①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像的大小将②(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实验时, 小明右边同学没能看到像, 为了让这同学也看到像, 小明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 则像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或 “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 23 题 8 分, 24 题 10 分, 共 1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3. 预计 2024 年通车的世界级 “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 全长 , 汽车限速 。求:

    1. (1) 按交通规则行驶, 汽车通过深中通道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 (2) 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深中通道,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经 行驶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 的整个过程中, 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多少?
  • 24. 深圳南山荔枝, 享有 “岭南佳果” 的美誉。为了测出荔枝的密度, 小明先用电子科测出一个荔枝的质量 , 接着测出装满水的小茶壶的总质量 : 借助细牙签下压使这个荔枝浸没在茶壶中, 当茶並停止排水后再取出荔枝, 测得剩余水和茶壶的总质量 , 水的密度是 。请解答下列问题:

    1. (1) 茶軍排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 (2) 这个荔枝的密度是多少?
    3. (3)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荔枝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且说明推理过程。
五、综合分析题(本题 1 小题, 每空 1 分, 共 8 分)
  • 25. 我国生产的一款智能无人机, 具有自动避障、高速摄影、红外热像仪等功能。

    1. (1) 单一视觉和双目视觉的技术如图甲所示, 无人机的双目视觉技术是通过两个摄像机模拟人眼, 比较观察到的物体表面明显的纹理产生的两个对应点位置不同进行避障。而单一视觉受视觉盲区限制, 远处的障碍物会被遮挡, 请举一个与视觉被遮挡原理相同的光学现象:
    2. (2) 当双目视觉避障无反应时,无人机发射、接收(选填 “超声波” 或 “次声波”) 侦测障碍物,实现自动避障。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的特点;
    3. (3) 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 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不同, 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4. (4) 如图乙所示, 交警可以用无人机拍摄高速公路车流情况。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 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 (选填“放大”或 “缩小”) 的实像: 当无人机降低高度时, 须 (选填“增大” 或 “减小”) 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5. (5) 无人机的高速摄像机摄影频率 10000 帧/秒。某时段测得一辆轿车通行 的过程中, 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 20000 帧, 则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 , 轿车以该速度匀速通过前方隧道, 无人机跟随在轿车的正上方, 其坚直向下的高速摄像机有 完全没有拍到轿车, 若轿车长 , 则隧道的长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