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

更新时间:2024-09-02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4高一下·雅安开学考) 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
    A . 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 B . 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 . 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 D . 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 2. (2024高一上·重庆市月考)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 实录历史事实 B . 提升周王权威 C . 维护等级秩序 D . 强调文化差异
  • 3.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据下表所列评论, 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

    柳宗元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张居正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梁启超.

    “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A . 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B . 时代变迁决定评价差异 C . 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 D . 立场不同导致褒贬不一
  • 4.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 王国势力强大 B .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 现实统治需要 D .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 5.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 B . 丝绸之路的开辟 C . 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 D . 江南经济的开发
  • 6.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 )部分)。由此可知,唐朝能和边疆各民族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是( )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

    粟末靺羯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 . 能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B .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昌盛 C . 民族政策开明,措施灵活得当 D . 唐朝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7.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下表列举了部分朝代赋税制度相关内容。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魏晋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唐初

    租庸调制

    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

    唐后期

    两税法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纳税。

    据此可推知,赋税征收(     )

    A . 皆以财产为主要标准 B . 随社会发展进行调整 C . 强化对农民人身控制 D .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8. (2024高二下·凉州期中)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
    A . 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 . 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 . 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 . 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 9.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钱穆认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谏官不监察政府,他只纠绳皇帝”。到宋代则实行“台谏合一”制度,“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
    A . 加强了皇帝权力 B . 加强了宰相权力 C . 削弱了监察制度 D . 造成了冗官现象
  • 10. (2024高二下·安庆开学考)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 . 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 . 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 . 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 . 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
  • 11. (2024高二下·方城期末)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A . 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 . 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 . 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 . 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 12.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某学者认为,与西方的新航路开辟不同,明代郑和出使西洋使团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贸易使团,远航持续近30年,开通了海上贸易通道,在给区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同时,也导向区域经济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亚洲国际贸易网,繁盛地存在了一个世纪左右。该学者意在说明明代郑和使团(    )
    A . 实现了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B . 彰显了东方独特的国际交往模式 C . 保持了中国传统经济世界领先地位 D . 突出了经济对于航海的推动作用
  • 13.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

    《冰嬉图》(乾隆时期)

    A .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 .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 .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 .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 14.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 . a-④、b-②、c-③、d-① B . a-④、b-③、c-②、d-① C . a-④、b-③、c-①、d-② D . a-①、b-②、c-③、d-④
  • 15.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鸦片战争以前的外交,是基于朝贡体系的外交,“夷狄”按时朝贡,表示对天子的忠诚。《南京条约》签订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外交逐渐不再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而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转变(    )
    A . 避免了中国主权方面的丧失 B . 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C . 导致中国对外交往处于被动 D . 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
  • 16.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1860年以后,湘、淮集团的首脑人物担任了战区各省的督、抚大员。他们重组地方政权,将辖区内布政使、按察使两司降为督抚属官,由其部将担任。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 . 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B . 内忧外患局势缓和 C . 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D . 大力推进洋务运动
  • 17. (2024高三下·浙江模拟) 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 . 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8.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下面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两幅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

    A . 预备立宪实为加强专制集权 B . 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慢 C . 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 D .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 19.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 促进辛亥革命爆发 B . 冲击传统伦理道德 C . 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D .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20.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从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工商业者,从北京、上海到全国100余个大中城市,其参与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舆论声势之大,远远超过近代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所描绘的事件(     )
    A .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B . 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C . 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D .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21.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

     

    1933年种植面积

    1934年种植面积

    增长率

    麦子

    35075担田

    70078担田

    99.79%

    油菜

    38690担田

    71002担田

    83.51%

    胡豆等

    6940担田

    10252担田

    47.72%

    A . 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 B . 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 . 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D .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22.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1936年8月20日总政治部给彭德怀等的电文指示:“对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应改变过去抗日必须讨蒋的口号,表示希望与欢迎蒋及南京政府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自由,而反对和揭露每一妥协欺骗和投降的具体步骤。”由此可知当时(    )
    A .   国民党对中共政策改变 B . 国共两党斗争趋向缓和 C . 国民党的抗日意愿增强 D .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23.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某同学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看到如图资料。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     )

    照片:瓦窑堡会议旧址、进抵平型关的八路军

    表格:百团大战战绩统计、敌后战场战绩统计

    地图:敌后战场军民大反攻形势图

    实物:东北抗日联军反日签名捐款收据、各种版本的《论持久战》

    A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B .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C .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D . 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 24.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 . 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 . 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 . 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 . 挺进中原,展开战略防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25.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三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列举汉代、唐代、宋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的原因主要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设计有关?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对其原因进行补充说明?
  • 26.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热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水产、牛羊、果品、酒、茶、纸、书籍、瓷器、药材等,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幻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宋太祖曾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并出现了灯箱广告。夜市的经营时间不断延长,甚至通宵。自此,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变为合法经营,州桥夜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美食美味各具特色,应有尽有。马行街夜市里出现了很多“瓦子”,表演杂耍、曲艺、傀儡戏、影戏等。宋朝各大城市的夜市“侵占官道,接造浮屋”“起造屋宇,侵占河岸”。以致“坊无广巷,市不通骑”。街道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每日扫街道垃圾”。据《铁围山丛谈》记载,马行街的油烟污染,致使蚊虫不生。潘楼街鬼市杂有假冒伪劣商品,是出售来路不明之物的专门夜市场。汴京相国寺市场也被称为“销赃所”。

    ——摘编自铁引《<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与大宋的地摊经济》

    材料三: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 27.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6月3日北京学生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转折”的标志,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 28.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如图是中西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与西方相比较,围绕“中国近代化历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