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 1. (2021八上·普宁期末)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 B .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是10s C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 .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 2.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 .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 .
    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 “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 . “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 .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 4. 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 .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 .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 5. (2022八下·单县期末)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流水 D . 河岸
  • 6. (2023八上·顺德期末) 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在刷脸支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摄像头进行拍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 . 人到镜头距离小于镜头两倍焦距 C .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D . 当人往镜头靠近时,成的像变小
  • 7. (2021八上·紫金期末)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密度为0.5×103kg/m3 B .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大 C .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D . 当乙的体积为30cm3时,其质量15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如图甲所示,是中国特种兵装备的特种作战消音靴。消音靴能够在处减弱噪声、在作战行动中可以降低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避免暴露目标。如图乙所示,特种兵方队在阅兵式上动作整齐划一,若以其中某位战士为参照物,其他战士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9. (2021八上·普宁期末) 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选填“A”或“B”);
    2. (2) 小球B的运动速度m/s;
    3. (3) 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vB(选填“=”、“>”或“<”)。
  • 10.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现象,需要(选填“放热”或“吸热”),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选填“上”或“下”)
  • 11. 如图所示,惠州西湖公园鸟语花香,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传播到人的耳中的;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天上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 12. (2019八上·东莞期末) 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是cm3 ,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则牛奶的质量为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3. (2020八上·台山期末) 小强同学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上的字, 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则 图是实像,图是虚像,图中成像的规律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 14. 烧杯中装有某种未知液体,现利用针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抽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烧杯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从AB共抽出的液体质量为g.该液体的密度为;当烧杯中的液体体积为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

三、作图题(2+2+3,共7分)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 18.

    1. (1) 如图,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图乙所示秒表的示数为s;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 (2) 如图丁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选填“OA段”“AB段”或“BC段”)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 19. 物理课上小明做了“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以下是他的操作过程:

    1. (1) 首先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使天平横梁平衡;
    3. (3) 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g;
    4. (4) 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图丙、丁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5. (5) 小石块的密度为
    6. (6) 实验完毕,小明在整理器材时发现的砝码沾有油污,则他测量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20.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实验器材有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

    1. (1) 由图1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 (2) 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小华发现所成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他应向(选填“上”或“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3. (3) 如图3所示,当蜡烛移至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图中光屏未画出),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 (4) 在如图3所示的实验中,小华把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成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后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则小华患有(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其眼镜的镜片是(选填“凸透”或“凹透”)镜。
五、计算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
  • 21. 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地面,求:

    1. (1) 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 (2) 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 22. 小北家里有一个纯铜做的“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否是实心铜制成的,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 , 铜的密度为 ,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1. (1) “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小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 (3) 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美人鱼”是否为实心铜制成的?若是空心的,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8分)
  • 23. 小张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1. (1) 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按照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请你依据图中的数据将实验记录表格补充完整: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30

      40

    2. (2) 在以上实验中,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3. (3) 聪明的小李说只要将甲、乙、丙的顺序调换一下,将会大大地减小误差,小李的顺序:
  • 24. (2021八上·紫金期末)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 (1) 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2. (2) 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 (3)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4. (4) 冬天在我国北方较寒冷的地方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冰花;
    5. (5) 汽车上还有雷达装置,雷达启动后发出(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与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相比,在空气中,超声波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的速度。
  • 25. (2021八上·普宁期末)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把甲看作是正常眼实验中测得甲的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1) 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 (2)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3. (3)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mm,此镜片对光线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4. (4)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该将蜡烛(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