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卷...

更新时间:2024-03-09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下·凉州月考)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 B . 隋炀帝三次征辽东 C . 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 D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2. 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称华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聚居的地方叫“ChinaTown"(唐人街),这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 唐朝时正式开始对外交往 C .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D .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 3.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是杜甫《无家别》一诗中描绘的凄惨景象,导致这一景象的历史事件是 ( )
    A . 八王之乱 B . 隋末农民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4. (2024七下·安乡县期中) 《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
    A . 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 B . 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过程 C . 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D . 总结乾隆平定回部叛乱的成果
  • 5.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 . 玄奘 B . 一行 C . 阿倍仲麻吕 D . 鉴真
  • 6. (2024七下·河北期末) 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A . 皇帝安于享乐 B . 奢靡之风盛行 C . 文化兼容并包 D . 尚武风气流行
  • 7. (2024七下·期中) 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
    A . 唐高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唐肃宗
  • 8. (2024七下·期中)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下列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体现这一思想堪称典范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成吉思汗
  • 9. (2024七下·期末) 他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其功业(如创立科举)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下列与“他”相关的是 (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凿运河 C . 统一中国 D . 独尊儒术
  • 10. (2024七下·期末)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
    A . 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 .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 开创了“开元盛世” D .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11. (2024七下·期末) 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2. (2024七下·期末) 唐朝晚期的官员,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而北宋初期布农出身的官员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 . 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B . 科举制的发展 C . 统治阶层范围的扩大 D . 寒门庶族的兴起
  • 13. (2024七下·期末) 襦裙装是唐朝在继承前代服装艺术的基础上,将大汉民族文质彬彬与北朝民族豪情健爽的特点相结合,使得女子在追求美和展现美的方式上更为自由、张扬。这体现了唐朝 (   )
    A . 追求奢靡风气 B . 爱美意识觉醒 C . 妇女地位提高 D . 开放兼容并包
  • 14. (2024·江西模拟) 下列是一组反映唐朝女性日常生活的图片。你能说出唐朝的社会风气特点吗?(  )
    A . 开放进取 B . 重文轻武 C . 男女平等 D . 理性淳朴
  • 15. (2023七下·覃塘期末) 如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佣,驼背上左右两侧各坐两个乐佣,中央为一着绿袍起舞的男性胡俑。四方乐手神情专注(  )

    A .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 . 艺术创作成就斐然、胡人引领唐朝艺术创作的潮流 C .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唐朝由盛转衰 D . 社会安定、统治者追求奢侈享受
  • 16. (2023七上·期末) 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2024七下·淅川期末) 诗史互证。下面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因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A . 先南后北统一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由开明到专制 D . 由繁荣转衰落
  • 18. (2023七下·唐山期末)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诗中说:“汴河通淮利(便利)最多,兰人(百姓)为害亦相和(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可见,他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 加强了南北交流 C . 有利有弊 D . 消耗了大量民力
  • 19. (2023七下·唐山期末)  如图中两种生产工具都能够(  ) 
    A . 扩大耕地面积 B . 体现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 . 使复种技术得以推广
  • 20. (2023七下·唐山期末)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  )
    A . 造成了唐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B . 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C .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D . 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 21.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哪一个皇帝不同时期的统治?(   )
    A . 隋炀帝 B . 唐高祖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22. 唐长安城内设置鸿胪寺、典客署等机构,专门管理接待外国宾客,并提供接待的费用,不计其他所供的财物,单是供应的禄米每年已达13000斛。这反映了唐朝(    )
    A . 商品贸易兴盛 B . 中外交往频繁 C . 对外交通发达 D . 农业技术先进
  • 23. 下面四幅图是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A . 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 . 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 . 铸币技术高超 D . 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 24. (2024七下·凉州月考)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中原各民族),贱夷狄(北方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为此,唐太宗(    )
    A . 先后派兵击败了东、西突厥 B . 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 C . 同意少数民族参加科举取士 D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 25. 中国的瓷器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陆羽在《茶经》中对青瓷与白瓷做过形象的对比品评,说青瓷似玉似冰,白瓷类雪似银。材料中,“南青”与“北白”分别代指的是(    )
    A . 越窑、汝窑 B . 邢窑、越窑 C . 越窑、邢窑 D . 汝窑、定窑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3七下·唐山期末)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与当时世界上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往来,声望很高。 
    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日本民族创造出以汉字为音符的“万叶假名”,为日本语言文字的诞生并取代汉字开辟了道路。645年,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除此之外,当时日本的铜钱和同开珎,跟唐朝开元通宝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摘编自傅丽莉《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二:在唐代,“物殷俗阜……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的盛况空前。同时,器物使用“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当此之时,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成为手工业发展的缩影。 

    ——摘编自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 (1)  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文化在哪几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此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2. (2)  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1. (1) “隋唐科举制”正式确立以什么为标志?据材料一概括隋唐科举制的特点。
    2. (2) 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写出图中运河 ABCD所代表的河段名称。
    3. (3) 材料三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 2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数据话衰落】

    材料一:唐朝人口统计表(部分)。

    年份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数(万人)

    约4142

    约4531

    约5292

    约1699

    约1576

    【诗歌咏志向】

    材料二:如下。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 

    注: 诗人用比喻手法, 赋予菊花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史书载更替】

    材料三:王欲代唐,使人谕(告诉)诸镇,……夏四月壬戌(四月十六日), 更名晃。 甲子(十八日), 皇帝即位。 戊辰(二十二日),大赦, 改元, 国号梁。

    ———《新五代史》

    1. (1) 材料一中760年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对唐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 (2)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为此,他采取了什么行动?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记载了唐朝灭亡时的情形,其中“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谁?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该时期历史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突出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