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8 /8.1 荷花淀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8.1选必修中册《荷花淀...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____进了荷花淀。

    ②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____出头来。

    ③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____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得那是区小队的队长。

    ④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____出来。

    A . 驶    露    冒    伸 B . 驶    冒    露    伸 C . 窜    露    冒    钻 D . 窜    冒    露    钻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孙犁写了小说《白洋淀》,描写了三个诗情画意的场景,让人真正领略到大自然那无穷无尽的魅力。 B .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敌人假若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 . “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 D . 河北荷花淀的美丽风光对作家孙犁十分熟悉,他从那盛开的荷花中,看到了人性的纯美。
二、填空题
  • 3.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 (1) 《荷花淀》   作者,河北安平人,作家。“”的创始人。
    2. (2) 《小二黑结婚》(节选)  作者,山西沁水人,作家,“”创始人。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
三、选择题组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这篇小说人物不多,香雪她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她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她们的斗志。

    “荷花淀派”的杰出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文章中,作者写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偶然认识了火车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①____朦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话”做买卖时,凤娇有意②____,直到火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她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对此,凤娇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一系列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小说③____的细节是:香雪在下火车之前,“北京话”在说话时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④____。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

    1. (1) 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激发  支支吾吾  出人意料  委曲 B . 萌发  磨磨蹭蹭  出人意料  委屈 C . 萌发  支支吾吾  出其不意  委曲 D . 激发  磨磨蹭蹭  出其不意  委屈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B . “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C . 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D . 作为“荷花淀派”的杰出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
    3. (3) 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北京话”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些同志的报告看着很长,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B . 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C . 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 .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红军战士们走过了“天下最难走的路”。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

    孙犁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漂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甲】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她们是冀中区的,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鬼子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大女孩子还是负了伤。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乙】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945年8月于延安

    (有删改)

    1. (1) 对文中描写“老头子”的甲、乙两处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处都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B . 甲处是静态描写,乙处是动态描写。 C . 甲处形与神构成反差,乙处明与暗构成反差。 D . 甲处突出“老头子”很精神,乙处突出他的惬意和机智善谋。
    2. (2)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老头子过于自信,所以有让大菱受伤的失误;过于自尊,所以有第二天一个人没有硝烟的战斗。 B .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面对鬼子的追赶装出一副张皇失措的样子。 C .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了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D . 本文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的人和事,但读来不觉凄惨,相反使人感觉更多是那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3. (3) 请概括本文结尾的特点并分析其妙处。
    4. (4) 有论者认为,孙犁的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中融入浪漫主义的笔调。请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或情节安排)和叙事风格等角度简要分析本文如何体现上述特征。
五、选择 简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病还没好透,我也病了,高烧昏睡。弟弟做了汤,父亲切了最细的面条,邻居送来了老母鸡汤。母亲强撑着叫人扶起来,做了我最喜欢的鸡蛋汤,端到我的面前。当母亲那冰冷的手触到我火一样烫的前额时,我在昏沉中哭了!我的病很快好了,与其说是药物的功效,倒不如说是母爱的滋补更确切些。但母亲却因受凉、劳累,再度病危,又躺了一个多月才能下地。这次大病,母亲元气大伤,再也没能恢复过来。

    后来我参军、转业,到县城、省城、京城工作,每每稍有时间,总不由自主地跑回家陪陪母亲。九十年代初“深圳热”时,我得到一个极其难得的工作机会,风烛残年的母亲一听说我要去的深圳在几千公里之外,便寝食难安。我虽真心不舍,却也坚决地放弃了这次调动,相当于放弃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朋友每每为我惋惜,我却至今不悔——母亲的安心足以弥补一切。

    1. (1) 下列选项中的“像”,与文中加点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像翠翠这样善良、朴实的女孩子,我们都愿意和她相处。 B . 年近八旬的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 . 荷花淀的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D . 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风,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
    2. (2) 文中多处出现“母亲”二字,但没有一处用“她”来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文中第二段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把“孝”描绘得情真意切,这一表达效果是怎样取得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六、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

    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文本(二)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娟《百合花》)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荷花淀》选文开头写女人在院里等丈夫回来,是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而很晚未回家,说明斗争形势严峻,她为自己的丈夫担心。 B . 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荷花淀》风格清新淳朴,华美而真挚,其中选文中的夫妻话别时语短情长,“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C . 《百合花》中医生“不用打针了”、“我”的“不要缝了”与新媳妇的“一针一针地缝”,形成对比,突出了新媳妇内心的悲痛。 D . 《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形象,其妙处在于突出“新”字,体现女性之美,写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军民深情。
    2. (2) 《荷花淀》和《百合花》被称为“现代诗体小说的双璧”,下面结合文本对“诗体小说”进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荷花淀》和《百合花》,作为战争小说,它们风格清新俊逸,语言优美,富有抒情诗的意味。 B . 两篇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小故事,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C . 《荷花淀》和《百合花》两文中的场景描写,都刻意淡化血腥的战争场面描写,这种温馨情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美。 D . 水生嫂、新媳妇有着美好的心灵,富于典雅诗性美,但二者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新媳妇柔弱而水生嫂刚强。
    3. (3) 《荷花淀》选文开头两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百合花》结尾“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脸”中,用“青年人”比用“小通讯员”和“小同乡”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荷花淀(节选)

    孙犁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他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那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愉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映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象离开了水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注]①方言,兴奋。②指荷花的花苞,像箭头一样顶在花梗上。

    文本二: 

    写小说应该是因人设事(情节),反过来,又可以见景生情(新的情节),这样循环往复,就成布局、就成结构。

    《红楼梦》写了一些大排场,比如秦可卿之死,这是为了表现王熙凤的才干而设;写了元春归省,则借此机会表现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这些大排场,我们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红楼梦》里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后果都很清楚,而且潜伏很长,波及很远。比如元春归省,这不只是繁华场面,它牵动着全书的布局。最明显的是归省修造了大观园,使姐妹们都住进去,作为故事的中心场地。它又包括着许多小情节,比如:归省买来了小戏子,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处,归省要用尼姑,这就是妙玉的出处。而这些人在书中,并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这里,大的情节又起纲的作用,它牵动着很多小的情节。

    曹雪芹在处理大情节时,总是像观览大江大河一样,先找它的发源,细察它的汇流,看好它的来龙去脉。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受笞挞”,先是用“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拨”这样一个小动作,极其生动地写宝玉和金钏之调情。然后,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经使事件严重,但作者暂把这个危机放下,接着写“划蔷”,写“撕扇子”,写“麒麟”,写“诉肺腑”,这就是写贾宝玉自己仍在随波逐流地浮在爱情的无边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却以他为中原之鹿,正在进行殊死的情场大角逐。直到宝玉迷离恍惚、六神无主,才写“老爷叫他”,接着又是忠顺王府来要人,又是贾环告状,这才是“不肖种种”,步步紧逼、气上加气,使得“大受笞挞”有声有色。打过了,接着又是贾母训子,林黛玉抹眼泪,这样情节相连,还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宝黛交讽,甚至薛蟠耍无赖,玉钏调羹这一系列的小情节,都写得这样合情合理、自然生动。

    他写一个中心事件,总是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动荡,摇动荷花,惊动游鱼,也使过往的小艇颠簸,潜藏的水鸟惊起,浪环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经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动荡拍击不已。

    这就叫做精心结构。

    (摘自孙犁《如何写长篇小说》)

    1. (1) 下列对文本一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的节选部分写白洋淀的“这些青年妇女们”在探望丈夫的归途中遇到敌人,这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 B . 亲戚说“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女人们也谈到“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展示了战士们的精神风貌。 C . 丈夫参军才“过了两天”,女人们就商量着去找他们,虽然理由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心思却是很一致的。 D . 归途中突然望到日本人后,女人们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危险,同时,也对此次探望丈夫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
    2. (2) 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里无云”,“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些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B . “打跳的梭鱼”是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既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 C . “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用这样的拟声词写划船声音,十分生动,同时也表现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 D . “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秀丽的风景。
    3. (3) 依据文本一,分析“这些青年妇女”的人物形象。
    4. (4) 虽然是短篇小说,但《荷花淀》仍体现孙犁“精心结构”的创作思想,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精心结构”的设计及其表现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