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4九下·湛江期中)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楠木制舟 B . 轧蔗取浆 C . 沙里淘金 D . 烧石成灰
  • 2. (2024九上·金沙月考) 无论个人或企事业单位都应该自觉担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历史责任。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 . 鼓励绿色出行 B . 多用化石燃料 C . 积极植树造林 D . 合理施用化肥
  • 3. (2024九上·金沙月考) 空气质量与生命健康及环境息息相关,下列物质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氧气 C . 二氧化硫 D . 二氧化碳
  • 4. (2024九上·金沙月考)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取少量液体 B . 取粉末状固体 C . 加热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 5. (2024九上·金沙月考)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 .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
  • 6. (2024九上·金沙月考)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 氧气加压后变为淡蓝色的固态——分子种类改变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间隔改变了 D .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7.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相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 . 物质的分类 C . 空气的组成 D .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 8. (2024九上·金沙月考)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

    式为C15H22O5 ,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中含有O5分子 C . 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 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 9. (2024九上·金沙月考)  2023年8月24日1时许,日本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含有放射性核素—氚(H-3),其原子结构模型如图①所示,②是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B . 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 . ②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D . 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0. (2024九上·金沙月考)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的是(  )
    A .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氧化钙与水反应 C . 镁与盐酸反应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1.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化学观念和化学思维是解决科学问题的基础。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CH3OH)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涉及3种化合物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种类都没有改变 C .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 . 每消耗16g甲烷可以得到32g甲醇
  • 12.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爆炸是一种剧烈的燃烧,所以燃烧一定会爆炸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分解反应一定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 D . 电子是一种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 13.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打开弹簧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 .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 .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 14. (2024九下·桃源期中)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B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4九上·金沙月考)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gH2、18gH2O、32gO2中所含分子数均为α。氢气与氧气在反应过程中的分子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一个o原子的质量为 B . 物质Y表示的是氢气 C . t时刻表示X与Z的质量相等 D . 反应开始时,物质Z的质量为32g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共55分。
  • 16.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厨房里“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 (2) 豆科植物能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合成含氮物质,此成分是(填化学式)。
    3. (3) 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稳定”或“不稳定”)。
    4. (4) 某种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硫黄、炭粉等。其反应原理为 , X的化学式为
    5. (5)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室内放一只燃着的煤炉取暖,很容易导致室内的人中毒,这是因为
  • 17.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图1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最外层电子数x的值为

    2. (2) 图2中甲、乙、丙代表三种元素,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元素是图1中的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3) 为实现绿色办奥运,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交通服务用车是氢燃料电池车,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①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②该装置实现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18. (2024九上·金沙月考)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热值大,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由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20倍。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1. (1) 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2. (2) “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3. (3) 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温度越低,压强越大,越有利于甲烷气体逸出 B . 可燃冰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C . 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5. (5) 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以及调整能源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写一条生活中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建议:
  • 19.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如图所示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1. (1)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①、③作对比,说明;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处现象作对比。
    3. (3) 80℃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
    4. (4) 若炒菜时油锅起火,说一种可行的灭火方法:
  • 20. (2024九上·金沙月考)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如图1所示是常用的电解水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b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当有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时,就有个水分子破裂。
    2. (2) 如图2所示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图中A池需要除去色素和异味,加入的物质是,利用其性。

      ②硬水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 21.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 (1)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试管中加入氯酸钾粉末的操作是

    2. (2)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当时开始收集氧气。

    3. (3) 实验室制取CO2 , 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 (4) 如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到纸条1不变色,纸条2变红色,纸条3不变色,由此得到的结论。(纸条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

  • 22.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棉花放在陶土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棉花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1. (1)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2. (2)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 (3) 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
    4. (4) 【老师介绍】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写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5. (5)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一段时间后棉花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同时反应放热。

    6. (6) 【实验反思】

      ①结合上述实验事实,你对于保存过氧化钠固体提出的安全建议是

      ②若Na2O2着火,(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

  • 23. (2024九上·金沙月考) 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主要有NO和NO2 , 会污染环境,可用氨气(NH3)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处理60gNO,理论上消耗氨气            克?(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